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3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332篇
内科学   208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10篇
综合类   932篇
预防医学   3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70篇
  18篇
中国医学   834篇
肿瘤学   174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669篇
  2020年   555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8 毫秒
41.
目的?评价左五合方对卵巢低反应(POR)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卵巢反应性、妊娠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肾精不足合脾气虚型PO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常规行IVF/ICSI-ET,其中治疗组以左五合方治疗3月再行IVF/ICSI-ET。比较2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用药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获卵数、优胚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结果?2组Gn用量及用药天数、HCG日E2和P水平、优胚率、生化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五合方能提高POR者IVF/ICSI-ET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资助的儿科研究课题进行回顾整理与数据分析,以了解学科重点支持领域和研究方向、热点的变化。方法 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库为基础,对2009~2018年儿科领域研究课题进行筛选,并对资助力度和研究方向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资助1 017项儿科领域课题,其中面上项目485项(47.69%),青年基金426项(41.89%),地区项目73项(7.18%),重点项目16项(1.57%),优青项目6项(0.59%),海外项目7项(0.69%),其他项目4项(0.39%)。资助经费总额从2009年的842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6 625万元,增幅近7倍之多。以生殖系统/围产期医学/新生儿、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循环系统为一级学科代码申请立项的课题获资助力度最大。结论 近1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儿科研究的资助力度持续增加,以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为主;研究获资助项目申请方向以新生儿、神经系统和精神、循环系统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呼吸科感染多药耐药菌的类型及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呼吸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6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耐药菌株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且制定具体的干预措施;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18株多药耐药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7株占39.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7.3%,革兰阴性菌71株占60.2%,以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23.7%、17.8%、12.7%;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有抗菌药物广泛使用、伴有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免疫下降、未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及住院环境较差等。结论呼吸内科感染的多药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马博文  吕文超  王珏  张伟  史学锋 《天津医药》2021,49(12):1261-1264
目的 探讨单眼剥夺性弱视小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时间频率调制的变化。方法 生后26 d健 康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单眼剥夺(MD)组。MD组小鼠右眼眼睑行褥式缝合,5 d造成单眼 形觉剥夺,建立弱视模型。对照组在相同环境下饲养至生后31 d。随后,2组小鼠均于视皮层硬脑膜表面埋置电极。 于生后32 d在麻醉状态下对小鼠的右眼行不同时间频率(2.50、1.25、1.00、0.75、0.50和0.25 Hz)的图形视觉刺激,记 录PVEP,比较2组在不同时间频率的视觉刺激下PVEP的P100波幅值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小鼠对所有6种时间 频率的PVEP P100波反应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14,P>0.05);MD组小鼠对6种时间频率的PVEP P100波反 应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88,P<0.01),其时间频率调制曲线表现为低通特性。与对照组相比,高时间频率 (2.50和1.25 Hz)视觉刺激条件下,MD组P100波幅值显著降低(t分别为2.362和2.425,P<0.05)。在中低时间频率 (1.00、0.75、0.50和0.25 Hz)刺激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MD组的P100波反应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MD小鼠对高时间频率视觉刺激的PVEP反应降低,而中低时间频率下的PVEP反应未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给药途径治疗脑出血患者微创钻颅置管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72例脑出血行微创钻颅置管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36例行全身给药+腰穿后鞘内注射为A组,25例行全身给药+腰大池引流+鞘内注射为B组,11例行全身给药+脑脊液生理盐水置换为C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常规指标差异,治疗期间不同时点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以及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颅内压、脑脊液各项指标平均值恢复正常,颅内压值从高到低依次为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41,P<0.05),C组氯化钠含量较A、B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21,P<0.05);B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均为最高,C组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时间中B组时间最短,C组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鞘内抗菌药物注射结合全身抗感染治疗能有效治疗颅内感染,其中腰大池置管引流比多次腰穿更能保证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6.
免疫系统和骨骼系统共享多种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并通过免疫细胞与骨组织细胞相互连接,骨免疫学的主要内容即是研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机制亦在于此。针灸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调节免疫与内分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机制主要包括调节破骨细胞、调节NF-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RANK-骨保护素(OPG)通路、调节炎症因子等。参考文献35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miR-16表达水平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联性,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血液标本共计32例,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和一般脓毒症各8例,不同年龄段的健康对照24例;另外,收集革兰氏阴性菌脓毒症血液标本8例。用Trizol液裂解全血后提取micro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miR-16在不同组的表达水平(2-△△Ct法),用SPSS 13.0软件分析各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将miR-16定量值与相应CRP和PC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iR-16表达水平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明显的负关联,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实验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miR-16表达水平与CRP和PCT值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61和-0.769。结论 miR-16表达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有明显的负关联性,提示其可能作为该菌脓毒症严重程度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白花丹醌在缺氧条件下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凋亡、侵袭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HIF-1α)及其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氯化钴(CoCl2)化学诱导法建立HepG2细胞体外缺氧模型,经不同浓度(2,4,8 μmol·L–1)白花丹醌处理24 h后,MTT、平板克隆形成试验观察HepG2细胞增殖水平变化;使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使用Transwell试验观察HepG2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使用qRT-PCR检测HepG2细胞内HIF-1A mRNA转录水平变化;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HIF-1α及其下游基因c-Myc、VEGFA、MMP9TWIST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当CoCl2处理浓度为150 μmol·L–1时,HepG2细胞增殖水平未见显著变化,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提示体外缺氧模型建立成功。与常氧对照组相比,MTT、平板克隆形成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白花丹醌作用HepG2细胞后,其增殖水平受到显著抑制(P<0.05或P<0.01); 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白花丹醌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侵袭(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白花丹醌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及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白花丹醌能显著下调HIF-1α蛋白及HIF-1A mRNA表达水平(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IF-1α及其下游基因c-Myc、VEGFA、MMP9TWIST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 CoCl2体外模拟肝癌HepG2细胞缺氧的适宜浓度为150 μmol·L–1;在缺氧条件下,白花丹醌可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同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蛋白及其下游靶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于复杂创伤骨科教学工作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科学生60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60名学生加以分组,其中30名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方案,将其作为对照组,剩余30名学生接受3D打印技术教学,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学生接受不同教学方案之后的教学成绩。结果除专业兴趣程度外,两组学生接受不同教学方案之后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出科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杂创伤骨科教学工作中应用3D打印技术效果理想,能够帮助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显著提高学生动作操作能力,使学生良好的掌握复杂创伤骨科知识。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与免疫功能和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提高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治疗的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127例Ⅲ~Ⅳ期的NSCLC行化疗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和CD4+/CD8+比值,统计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分析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3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98%;化疗后不良反应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发生率为44.80%,其中Ⅰ~Ⅱ度占18.90%,Ⅲ~Ⅳ度占25.98%;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7.79%,其中Ⅰ~Ⅱ度占14.96%、Ⅲ~Ⅳ度占22.83%;治疗后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白细胞减少、化疗疗程、肿瘤分期和CD4+/CD8+降低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下降是造成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