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264篇
  免费   34880篇
  国内免费   20839篇
耳鼻咽喉   3607篇
儿科学   5346篇
妇产科学   2200篇
基础医学   22622篇
口腔科学   6850篇
临床医学   41483篇
内科学   31077篇
皮肤病学   3764篇
神经病学   8737篇
特种医学   143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0369篇
综合类   94856篇
现状与发展   75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38160篇
眼科学   4777篇
药学   42369篇
  562篇
中国医学   35000篇
肿瘤学   16744篇
  2024年   1139篇
  2023年   4600篇
  2022年   11201篇
  2021年   14896篇
  2020年   12688篇
  2019年   7199篇
  2018年   8021篇
  2017年   10195篇
  2016年   8167篇
  2015年   14434篇
  2014年   18253篇
  2013年   22539篇
  2012年   32496篇
  2011年   34228篇
  2010年   29950篇
  2009年   26601篇
  2008年   27460篇
  2007年   26231篇
  2006年   23189篇
  2005年   18348篇
  2004年   12669篇
  2003年   10335篇
  2002年   7836篇
  2001年   7215篇
  2000年   5319篇
  1999年   2432篇
  1998年   769篇
  1997年   720篇
  1996年   643篇
  1995年   508篇
  1994年   495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42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42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6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QT离散度对急危重病人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QT离散度对急危重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死亡组 4 7例、疾病组 4 0例和正常组 4 3例。记录 12导联心电图 ,人工测量各导联R -R间期和QT间期 ,计算R -R、QTc、QTd和QTcd。结果 死亡组的R -R、QTc、QTd和QTcd分别为 0 5 6 2± 0 2 2 0ms、0 35 6± 0 0 6 9ms、0 0 5 6± 0 0 33ms和 0 0 79± 0 0 4 6ms ;疾病组的R -R、QTc、QTd和QTcd分别为0 80± 0 134ms、0 4 16± 0 0 3ms、0 0 34± 0 0 14ms和 0 0 39± 0 0 16ms;正常组的R -R、QTc、QTd和QTcd分别为 0 82 5± 0 0 88ms、0 4 0 2± 0 0 3ms、0 0 2 7± 0 0 15ms和 0 0 31± 0 0 15ms。比较死亡组、疾病组和正常组发现 ,死亡组和疾病组的R -R、QTc、QTd和QTcd存在显著差异 (P分别 <0 0 0 1、<0 0 0 2 5、<0 0 0 1和 <0 0 0 1)。死亡组和正常组的R -R、QTc、QTd和QTcd存在显著差异 (P分别 <0 0 0 1、<0 0 0 2 5、<0 0 0 1和 <0 0 0 1)。结论 QTd对急危重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但其它临床应用价值存在局限性 ,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1998年3月~2005年9月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32例,对脊髓术后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32例未发生术中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神经症状加重及手术期死亡。植骨块术后3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无钢板松动、螺钉松动及不良异物反应等并发症。颈椎生理弯曲良好,无1例发生融合椎节塌陷。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13例A级中7例恢复至B级,3例恢复至C级,3例无恢复;9例B级中,6例恢复至C级,3例恢复至D级;6例C级中,4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4例D级均恢复至E级。[结论]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一次性减压,减压彻底,疗效提高,治疗周期缩短,颈椎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993.
护理告知实施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护理告知的实施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即将出院的188名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理告知实施情况,告知方式及告知的一致性.结果 患者及家属对告知的总体满意度为(2.42±0.76)分;护理人员实施入院和出院告知的情况较好,手术告知次之;性别、病程和文化程度是影响患者及家属对告知满意度的因素(均P<0.01);口头讲解和文字形式为主要的告知方式,医护、护护存在告知不一致的情况.结论 应改善护理人员缺编现状,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和沟通技巧,合理采用多种告知形式,可保证护理告知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白玮  王芳  刘家风  陶慧  牟青 《护理学杂志》2007,22(16):19-20
目的 了解军队综合医院产科病房产妇陪护现状,寻找管理对策,提高管理效能.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产科病房陪护问卷,对64例产妇的127名陪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陪护人员的构成状况及其陪护原因.结果 陪护原因中担心母婴病情占47.24%、照顾产妇生活起居29.92%、担心母婴安全15.75%、亲友帮忙7.08%;陪护人员中未经专业培训者占88.98%,护理知识与技术的获得70.08%来自产妇入院后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结论 军队产科病房陪护问题较多,要仔细分析陪护现状,采取多种对策,提高陪护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95.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异体脱抗原松质骨(allogeneic antigen-extracted cancellous bone,AACB)复合后修复股骨头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病灶清除区缺损,评价bFGF对FHN的再血管化作用及其与钙含量的关系。[方法]取18只杂种犬共36侧股骨头,建立液氮冷冻诱导性犬股骨头缺损坏死模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侧。A组为空白对照,B组植入AACB/BMP,C组植入AACB/BMP/bFGF。每个股骨头内植入AACB约0.33g,BMP约12.5mg,bFGF约2000U。术后3、6和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2只。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图像分析、钙含量测定、并分析再血管化作用与钙含量间的关系。[结果]组织学观察,12周时A组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B组多量新生骨组织形成,密度不均,C组股骨头骨缺损完全修复。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C组术后3周移植物孔隙内大量血管增生,6和12周时血管数量和血管面积进一步增加,各时间点都大于A、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含量,C组术后3周钙含量小于B组,12周时大于B组(P<0.05)。再血管化作用与钙含量的关系,C组与B组比较,术后3周时再血管化与钙含量呈负相关,12周时呈正相关。[结论]AACB是生长因子的良好吸附载体,适宜新生血管长入。吸附有bFGF及BMP的AACB具有较强的再血管化能力,bFGF促进植骨材料吸收,加速新骨形成。这一疗法有望成为FHN治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pinacidil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100 只Wistar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 组(假手术组)、B组 (缺血组)、C 组 (KATP开放剂处理组)及D组 (KATP开放剂和阻断剂处理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用DNA断端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 mRNA的表达。结果 (1) C组12 h、24 h、48 h、72 h 时间点的凋亡细胞数较 B、D 组显著减少(P<0.05 或 P<0.01) ;B 组和 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 C 组 caspase-3 mRNA 和 caspase-8 mRNA 在各时间点及 caspase-9 mRNA 在 12 h、24 h、48 h、72h 时间点的表达显著少于B组和D组(P<0.01或P<0.05),B组和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KATP通道开放剂能显著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及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 mRNA的表达。KATP通道开放剂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通路和死亡受体通路降低神经元凋亡,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组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通过对我科确诊的4例细小病毒B19(parvovimsB19)关节炎的临床特点的总结.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4例确诊为细小病毒B19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15~55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4岁。关节炎同时出现流感样症状、皮疹等表现,外周血细小病毒B19 IgM均阳性,3例患者外周血细小病毒B19DNA检测阳性,除外其他原因所致关节炎,治疗效果肯定,随访1~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于某些症状不典型的关节炎,应警惕细小病毒B19关节炎的可能,及时行细小病毒B19抗体及DNA检测,以助诊断。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良性颅底脑膜瘤中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了1998-2003年治疗的获得完全随访资料的颅底脑膜瘤患者166例,全组患者肿瘤体积0.42- 43.4cm3,平均(7.2±3.9)cm3,给予周边剂量平均(12.4±2.6)Gy,中心剂量平均(27.9±5.9)Gy,其中12例患者采用肿瘤体积分割二阶段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改变、KP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结果平均随访期为(55.4±18.2)个月(36-96个月)。总体控制率为95.2%(158/166);KPS评分得到显著提高,神经症状总体满意率为94.5%(157/166),主要副作用是放射性脑水肿11例(6.6%),有5例(3%)患者出现新的神经缺损。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可以作为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治疗体积较小脑膜瘤患者的首选性治疗,也可以作为颅底较大脑膜瘤开颅术后的辅助性治疗,能够较长期控制肿瘤复发,提高或保持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1142例胃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影响胃癌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为指导选择合理的切除范围和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1989年1月至2004年3月胃癌手术后1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年代分为3组,第1组:1989年1月至1994年1月,405例;第2组:1994年2月至1999年1月,377例;第3组:1999年2月至2004年3月,360例。比较3组间的围手术期死亡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手术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2%(128/1142)和3.6%(41/1142)。第1、2、3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3.1%、10.1%和10.3%;3组比较,P>0.05。3组手术死亡率依次为4.7%、3.4%和2.5%,3组比较,P>0.05。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吻合口瘘(24.2%,31/128),影响手术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临床Ⅳ期、姑息性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及术前合并症的存在(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的清除范围和手术方式不是影响手术死亡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胃癌晚期患者手术死亡率高,对胃癌Ⅳ期患者行姑息性切除手术时应避免施行不必要的淋巴结清除及联合脏器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