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99篇
  免费   16230篇
  国内免费   9097篇
耳鼻咽喉   1318篇
儿科学   2656篇
妇产科学   1388篇
基础医学   11638篇
口腔科学   3200篇
临床医学   20787篇
内科学   15499篇
皮肤病学   1739篇
神经病学   4382篇
特种医学   50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11381篇
综合类   38591篇
现状与发展   4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6718篇
眼科学   3310篇
药学   19466篇
  245篇
中国医学   14483篇
肿瘤学   8525篇
  2024年   521篇
  2023年   2290篇
  2022年   5327篇
  2021年   7455篇
  2020年   6497篇
  2019年   4047篇
  2018年   4182篇
  2017年   5269篇
  2016年   4103篇
  2015年   7027篇
  2014年   9031篇
  2013年   10290篇
  2012年   14704篇
  2011年   15521篇
  2010年   12592篇
  2009年   10680篇
  2008年   11087篇
  2007年   10444篇
  2006年   9546篇
  2005年   7527篇
  2004年   5114篇
  2003年   4467篇
  2002年   3377篇
  2001年   2904篇
  2000年   2200篇
  1999年   1187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502篇
  1996年   388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79年   13篇
  1965年   16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92.
目的:分析慢传输型便秘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0年10月1日—2017年10月1日收治的1307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无便秘组患者1128例,伴慢传输型便秘组17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109例,其中无便秘组92例,伴慢传输型便秘组17例。通过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生瘘的级别等来分析慢传输型便秘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在伴慢传输便秘组中根据术后吻合口近和(或)远端肠壁是否存在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失)分为两组,通过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瘘的级别等进一步从病理学方面研究慢传输型便秘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结果:伴慢传输型便秘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9.50%,高于无便秘组8.16%(P0.05);但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时间(7.34±3.17)天,晚于无便秘组(6.08±2.55)天(P0.05);在179例伴慢传输型便秘组中,神经节细胞正常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7.89%,低于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失组12.31%(P0.05);且瘘的发生时间短于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失组[(6.12±3.29)天vs(8.71±4.36)]天(P0.05)。结论:慢传输型便秘增加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且延长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时间;慢传输型便秘增加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可能与结直肠切除范围不够,导致吻合口近和(或)远端肠壁存在神经节细胞的减少或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前我国的体医融合已探索出以医院为平台的医院健康指导中心模式、以健身场所为平台的体育俱乐部健康指导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的健康监测中心模式和以体医融合健康产业为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等4种运行模式。但总体来说我国体医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优化体医融合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体医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我国体医融合人才现行培养模式主要以在职培训为主,存在专门人才缺失严重、认证体系有待完善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实困境。同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精心布局优化体医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引导完善体医融合舆论宣传体系,标准引领健全体医融合职业标准等优化路径,以期实现体医融合专门人才队伍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94.
95.
ABSTRACT

Objectives: Limited evidence has suggested that cefoperazone-sulbactam causes coagulation disorders and bleeding.

Methods: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to compare patients receiving cefoperazone-sulbactam versus those treated with cefoperazone-tazobactam or ceftazidime. Propensity-score matching was used to explore whether treatment with cefoperazone-sulbactam increased the risk of prothrombin time (PT) prolongation, coagulation disorders, and bleeding, or decreased platelets (PLT).

Results: The cohort included 23,242 patients. Among patients receiving cefoperazone-sulbactam, the risk of PT prolongation, coagulation disorders, decreased PLT, and bleeding was 5.3%, 9.2%, 15.7%, and 4.2%, respectively. Propensity-score matching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cefoperazone-sulbactam increased the risk of PT prolongation (aOR 2.26, 95% CI 1.61–3.18), coagulation disorders (aOR 1.81, 95% CI 1.43–2.30), and decreased PLT (aOR 1.46, 95% CI 1.25–1.72), but not increase bleeding (aOR 1.05, 95% CI 0.79–1.40) compared with ceftazidime. Patients receiving cefoperazone-sulbactam had higher risk of PT prolongation (aOR 1.53, 95% CI 1.11–2.10), coagulation disorders (aOR 1.53, 95% CI 1.21–1.95), but not decreased PLT (aOR 0.93, 95% CI 0.81–1.07) or bleeding (aOR 1.11, 95% CI 0.87–1.42), compared with those receiving cefoperazone-tazobactam.

Conclusion: Cefoperazone-sulbacta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PT prolongation and coagulation disorders compared with cefoperazone-tazobactam and ceftazidime.  相似文献   
96.
失眠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的睡眠障碍,主要特征是睡眠感不满意,属于中医学"不得眠""不寐"范畴。传统多从心、肝、胆、脾、胃、肾论治该病,杜元灏教授认为脏腑机能失调,气血不和,阳不能入阴,阴不能涵阳,神不守舍而致失眠。重视"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且因督脉入络脑,夹脊穴为五脏六腑之气转输、流注之处,杜教授多强调从脑、督脉以及夹脊穴论治失眠,为针刺治疗失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了解广东省揭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及其行为变化特征,为相关干预工作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哨点监测工作方案,对2010—2019年揭阳市吸毒人群哨点所有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吸毒人群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并采集血样检测艾滋病抗体。结果 11 908名吸毒人员中,以25岁~组为主、占84.47%,男性多于女性、占93.36%,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93.16%;2010年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构成比(35.54%)下降至2019年的9.94%;揭阳市吸毒人群注射毒品构成比2010年最高(37.82%)、2017年最低(22.13%),揭阳市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2010年的52.55%上升至2019年的97.51%(χ2=12.890,P<0.05),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2012年最高(0.33%)、2016和2017年最低(均为0.00%)。结论 揭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上升,艾滋病感染率维持较低水平,但吸食复合型毒品人数显著升高,应继续加强吸毒人群的健康宣传教育和持续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9.
100.
吴燕  孙静  顾芮萌  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96-1799
背景 现有研究表明,抑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目的 探究循经冥想训练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2018年4月,在以循经冥想课题组的名义招募的某大学本科生中,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自愿接受循经冥想训练的60人。根据受试者性别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循冥组和静息组。其中循冥组30人进行4周循经冥想训练,在开始循经冥想训练前和循经冥想训练结束后填写SDS并进行E-prime情绪图片评价任务。静息组30人进行静息训练,其余与循经冥想组相同。比较两组前测、后测及前后测差值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前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组前测与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积极情绪图片评分低于前测、消极情绪图片评分高于前测(P<0.05)。两组前测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SDS评分低于静息组,SDS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高于静息组(P<0.05)。循冥组和静息组后测SDS评分均低于前测(P<0.05)。结论 循经冥想能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可能是由于其能够改变人的情绪认知评价和睡眠质量,使人变得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