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10篇
  免费   5432篇
  国内免费   2860篇
耳鼻咽喉   554篇
儿科学   1077篇
妇产科学   429篇
基础医学   3427篇
口腔科学   1379篇
临床医学   7403篇
内科学   4974篇
皮肤病学   786篇
神经病学   1269篇
特种医学   1642篇
外科学   5130篇
综合类   16826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7417篇
眼科学   630篇
药学   7760篇
  65篇
中国医学   6036篇
肿瘤学   2486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721篇
  2022年   1781篇
  2021年   2221篇
  2020年   2050篇
  2019年   954篇
  2018年   1050篇
  2017年   1588篇
  2016年   1157篇
  2015年   2161篇
  2014年   3055篇
  2013年   3851篇
  2012年   5693篇
  2011年   5920篇
  2010年   5574篇
  2009年   4924篇
  2008年   4837篇
  2007年   4665篇
  2006年   4247篇
  2005年   3391篇
  2004年   2336篇
  2003年   1928篇
  2002年   1457篇
  2001年   1372篇
  2000年   1035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6篇
  1963年   9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灌注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46例浅低温心内直视手术,只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停跳液,建立体外循环后缓慢自然降温至31~33℃,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完成心内畸形纠正术。结果全组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心律失常和术后低心排等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下的体外循环灌注法,避免因心脏停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能最大限度保护心脏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跳骤停时应用食道心脏调搏进行救治的疗效。方法15例心脏骤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食道心脏调搏方法抢救。结果15例中救治成功13例。结论经食道心脏起搏方法简便、操作速度快、无创、无需消毒、效果良好,适用于临床紧急起搏,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93.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血透)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171例血透患者,对其24例发生感染者的年龄、贫血、血浆白蛋白值、侵袭性治疗、感染部位和发生时间及细菌学检查分析。结果年龄超过60岁、血红蛋白低于60 g/L、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的血透患者,其感染率明显增加。左心衰者易出现肺感染,低蛋白血症者易出现动静脉吻合口处感染,静脉导管出口处感染与保留导管时间明显相关。结论血透患者发生感染与医疗行为有相关因素,积极控制易患因素能有效减少感染。  相似文献   
994.
无锡地区解脲支原体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9种抗生素对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号养的方法,对410例UU阳性的泌尿生殖器感染患者做药物敏感试验,检测UU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对UU敏感的药物分犁是原始霉素(95.85%)、交沙霉素(94.88%)、强力霉素(94.88%)、四环素(88.29%)。UU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68.29%、48、29%、24.63%、21.46%。结论 泌尿生殖道UU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以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突变,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易感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148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者和82例正常对照的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凝血酶原G20210A以及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突变情况。结果复发性流产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现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和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MTHFR基因C667T三种基因型在两组的总体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其中复发性流产组CC基因型表达频率显著降低(P=0.005),T等位基因表达频率显著增大(P=0.004);MTHFR基因A1298C三种基因型在复发性流产和对照组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AA/AC/CC基因型和A/C等位基因频率表达无统计学差异;MTHFR基因C677T/A1298C连锁分析发现8种连锁基因型,复发性流产组中677CC/1298AA表达频率显著降低(P<0.05),而677(CT TT)/1298CC仅在复发性流产组中表达(P<0.05)。结论中国人群复发性流产与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和凝血酶原G20210A基因突变无关,而与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的临床特征、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例(父女关系)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病情发展,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病例均有拇指细小,全身多处软组织团块状肿胀,多处筋膜、韧带、肌腱可见多发条片状高密度异位骨化影.结论 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其渐进性的病程特点和典型畸形及相应的影像学改变,其影像特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病在活动期不宜手术,否则易引起复发并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997.
林宝荣  许文勇  叶端玲 《吉林医学》2006,27(7):767-768,77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联合应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事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4例,应用氟伐他汀(每晚40mg)和拜阿斯匹灵(100mg/d),对照组72例,仅给拜阿斯匹灵(100mg/d)。共随访2年,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月、12月、18月、24月检测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治疗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治疗前分别为(1.22±0.19)mm和4.4±2.5,治疗后分别为(0.87±0.15)mm和2.8±1.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随访结束时,治疗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9.5%,与对照组复发率(26.3%)相比明显下降。结论:联合应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药能延缓和逆转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且不增加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分别该给不同组大鼠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或/和TAA,13周后观察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浆内毒素(LPS)含量、血浆和肝组织NO含量,HE和V·G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形态改变。结果:TAA组见ALT、LDH、LPS、羟脯氨酸、血浆和肝组织NO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AA+L-NAME组上述指标均高于TAA组,组织学观察TAA+L-NAME组肝损伤和纤维化化程度较TAA组重。结论:NO在TAA诱导的肝纤维化过程中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后螺钉断裂及松动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断裂及弯曲松动的原因。方法:对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内固定术(334例)并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或弯曲松动的25例患者(33个椎体)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椎弓根内固定后螺钉断裂或弯曲松动的原因有:①螺钉负荷过大。②椎间盘高度的丢失。③内固定物取出过晚。④螺钉本身的设计或质量问题。⑤卧床时间过短。⑥植骨融合的问题。⑦复位不良。结论:对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设计合理的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对合并有间盘损伤及伴有脱位的病例应行植骨融合术,术后应至少卧床2 ̄3个月,在6 ̄8个月以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尽早取出内固定物,是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或弯曲松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 llo-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A llo-PBSCT治疗,包括急性中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ML)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1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1例,均为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其中同胞间移植4例、无关供者移植1例;4例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1例为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经血型、性染色体和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证实均为供者型造血,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2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8天;5例患者均未发生肝静脉闭塞病;4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患者发生移植后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其余4例患者仍持续缓解(移植后145~470天)。结论:A llo-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于复发难治性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