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08篇
  免费   11963篇
  国内免费   6847篇
耳鼻咽喉   1009篇
儿科学   1853篇
妇产科学   725篇
基础医学   8747篇
口腔科学   1873篇
临床医学   14011篇
内科学   12146篇
皮肤病学   1250篇
神经病学   3702篇
特种医学   42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9982篇
综合类   26823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一般理论   11篇
预防医学   11603篇
眼科学   2033篇
药学   12804篇
  164篇
中国医学   9501篇
肿瘤学   6749篇
  2024年   343篇
  2023年   1511篇
  2022年   3465篇
  2021年   5034篇
  2020年   4253篇
  2019年   2895篇
  2018年   2962篇
  2017年   3591篇
  2016年   3020篇
  2015年   4893篇
  2014年   6353篇
  2013年   7125篇
  2012年   10015篇
  2011年   10770篇
  2010年   8852篇
  2009年   7506篇
  2008年   8045篇
  2007年   7903篇
  2006年   6893篇
  2005年   5654篇
  2004年   4046篇
  2003年   3700篇
  2002年   3031篇
  2001年   2407篇
  2000年   1726篇
  1999年   958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408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目的:探究加味瓜蒌枳实汤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痰热蕴肺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痰热蕴肺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SAP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瓜蒌枳实汤,连续治疗2周,并比较两组SAP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指标、炎症指标及肺功能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SAP患者治疗后X射线片病灶、肺啰音、咳嗽、发热、痰色、便秘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SAP患者的第1秒内用力呼气量占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改善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SAP患者经治疗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NLR值明显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SAP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构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肺结核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 ”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确立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共有45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22和0.859;两轮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40~0.379和0.107~0.665,P均<0.01。根据条目筛选标准、专家意见及院内外专家小组会议讨论结果,确立终版评价指标体系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73项。结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及专业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河南省7~18岁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长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有效控制超重肥胖提供支持。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随机抽取河南省内8个市18 82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中,正常组有11 185人,超重有4 415人,肥胖有3 223人。男生有10 073人,女生有8 750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11.6±4.1)岁,平均睡眠时长为(8.19±1.27)h/d,不同体重3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及睡眠时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男生和女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随着睡眠时长的减少而增加(均有P趋势<0.05),且在不同睡眠时长下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均有P<0.05)。在小学、初中及高中人群分别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睡眠时间的减少,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均有P<0.05)。  结论  睡眠不足是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有利于减少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形象化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慢阻肺患者,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形象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的FEV1、FEV1%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FEV1、FEV1%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形象化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长效可逆避孕措施在人工流产后即刻实施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7月-2018年7月,抽选在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女性1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612例)和强化干预组(58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强化干预组在常规PAC服务的基础上采用长效可逆避孕措施。对比两组长效可逆避孕措施使用情况、重复人工流产率以及避孕措施的持续时间情况。结果强化干预组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比常规组更高,同时重复人工流产率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干预组长效可逆避孕措施LARC(IUS/IUD)避孕术后6个月、1年使用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口服避孕药优思悦(COC)避孕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使用率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即刻实施长效可逆避孕措施,可提升高效避孕措施的使用率,减少意外妊娠及再次人工流产的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浓度地佐辛加丙泊酚麻醉对行无痛肠镜治疗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无痛肠镜治疗的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予以0.05 mg/kg地佐辛+丙泊酚麻醉,乙组予以0.1 mg/kg地佐辛+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乙组丙泊酚用量低于甲组,且乙组苏醒时间短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甲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治疗患者的麻醉中效果显著,但0.1 mg/kg地佐辛+丙泊酚安全性更高,可有效降低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满足临床麻醉需求,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比分析实施PDCA循环前后医疗绩效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每季度进行一次绩效管理考核,分为核心制度、病历质量、用药情况、耗材情况和医疗效率5个维度。2019年第一季度绩效管理开始引入PDCA循环,以第一季度各维度得分作为基础值,对比分析引入PDCA循环前后各维度得分,以手术科室为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核心制度、病历质量、耗材情况维度得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情况、医疗效率维度得分比较,均P>0.05,但各季度得分相比基础值均逐渐升高,第四季度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绩效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医疗质量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37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突变状态及MMR蛋白表达状态,分析基因突变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70例患者中存在KRAS基因突变155例(41.9%),NRAS基因突变19例(5.1%),BRAF基因突变40例(10.8%),其中1例患者突变类型为G469V,其他均为V600E突变。KRAS基因在女性、高中分化患者中突变率高(P<0.05)。NRAS基因突变多见于低分化、浸润型患者(P<0.05)。BRAF V600E突变在右半结肠癌、年龄小于50岁、低分化、浸润型、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患者中的突变率高(P<0.05)。结论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分化程度有关,NRAS基因突变与分化程度、肿瘤大体分类有关,BRAF基因V600E突变与肿瘤原发部位、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体分类、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关。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RAS、NRAS及BRAF基因的检测,为了解中国患者热点基因突变分布情况和临床精准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摘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例78例,依据随机化分组,获对照组(共39例)、试验组(共39例)。对照组先予常规性护理,而试验组在常规性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所得的结果。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2.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44%,χ2=4.1235,P<0.05。试验组患者角色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情绪状况、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分别为(82.33±4.36)分、(82.33±5.36)分、(82.18±3.58)分、(77.43±3.87)分,对照组患者角色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情绪状况、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分别为(76.28±3.69)分、(69.36±1.88)分、(72.37±4.22)分、(67.21±2.97)分,t=6.1854、6.5455、5.4845、6.2170,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经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促进其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各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水平、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躯体疼痛、生活幸福感、角色功能、生理状态四项指标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机体康复,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