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36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6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脑电生物反馈是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为手段,利用生物控制论原理,将心理生理有关的生物学信息反馈给被试,通过被试训练选择性强化某一频段的脑波来达到预期目的[1]。一些脑电反馈仪也同时具有肌电、皮温检测及治疗装置,可训练被试减  相似文献   
62.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指各类原因导致结构性或功能性的心脏异常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身体基本代谢需求的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压力。现阶段西医治疗HF的方法十分有限,且副作用多,患者依从性较差。中医药在慢性HF的预防、治疗及康复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具有增强心肌的能量代谢、提升心脏血液流量等一系列作用[1]。水肿常为HF的首发体征或最显著的体征,消除水肿对于改善HF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水肿的治疗,《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提出了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邪等三大治疗法则以及代表方药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等。现本文分析整理《金匮要略》中防己类方的组方用药特点,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以期为防己系列方在慢性HF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3.
门静脉导管保留术在肝癌门静脉癌栓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癌门静脉癌栓发生率较高,是肝癌治疗中尤为棘手的问题。应用门静脉导管保留术(Portal Reserve Catheter,PRC)对门静脉癌栓实施治疗,防治癌的肝内扩散具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对11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中晚期患者行PRC灌注化疗。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43±9.3岁。1.2 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为美国产AI-5200型,探头频率3.5、5MHz,导向穿刺架由机器附带。穿刺针及导管均为德国贝朗公司约定产品。1.2.1 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铺洞巾,超声择点定位,局…  相似文献   
64.
目的测定脾肾分流术 (SRS)、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CDV)及SRS +PCDV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并评价这些术式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 9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状况 ,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 (1)脾肾分流组术后较术前门静脉血流量 (PVF)减少 (5 7± 9) % ,门静脉自由压 (FPP)下降 (5 2± 5 )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2 )断流组术后较术前PVF减少 (8± 5 ) % ,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FPP减少 (19± 7) % ,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3)SRS +PCDV组术后PVF减少(36± 8) % ,FPP下降 (34± 10 ) % (P <0 0 5 )。 (4 )SRS +PCDV组术后的PVF和FPP均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 ,且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1)断流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依然存在 ;(2 )脾肾分流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有所缓解 ,门静脉血流肝内灌注减少 ;(3)分流加断流术后PVF和FPP改变不太大 ,但预防出血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65.
三种不同术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测定分流 (SRS)加断流手术 (PCDV)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评价其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 99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手术前后对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 :①SRS +PCDV组 :术后PVF减少 36 .1 0 %± 7.8% ,FPP下降 33 .99%± 9.53 %。FPP的下降与PVF的减少呈正相关 ,PVF和FPP较术前下降 (P <0 .0 5) ,但维持在正常高限且保持门静脉向肝血流 ;②SRS +PCDV组术后的PVF和FPP均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 ,且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分流手术后门静脉血流向肝内高灌注 ,门静脉系统瘀血状态依然存在。分流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缓解 ;门静脉血流肝内灌注显著减少。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低 ,加做断流术后门静脉压力有不同程度回升 ,术后的PVF和FPP均介于断流术和分流术之间 ,该术式明显优于单纯分流术或断流术。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不同猝死风险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85例合并有AF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选取63例AF类型相匹配的患者。根据HCM Risk-SCD猝死风险预测模型,将63例HCM合并AF患者分为中高猝死风险组(n=18)和低猝死风险组(n=45)。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导管射频消融的远期预后。结果:平均随访期为(41.7±36.4)个月。中高猝死风险组患者首次消融成功率明显低于低猝死风险组(22.2%vs 53.3%,P=0.021)。中高猝死风险组患者重复消融后远期预后差于低猝死风险组(33.3%vs 73.3%,P=0.00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直径(OR=1.915,95%CI 1.071~3.445,P=0.006)和患者5年猝死风险(OR=2.901,95% CI 1.203~4.679,P=0.008)是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中高猝死风险HCM患者首次AF消融的有效性和重复消融的远期预后均差于低猝死风险HCM患者;对这些患者实施AF射频消融,尤其是重复消融应综合考虑手术风险及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67.
笔者在临床输液中,发现连续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来立信)注射液和复方丹参,输液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堵塞输液管。经立即关闭并更换输液器或排掉输液管内剩余的药液,监测病人病情变化,未发生输液反应。为此,进行了以下实验,在250mL生理盐水中加入复方丹参16mL,再加入盐酸左氧氟沙星针剂0.1g,35s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颠倒药物顺序,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加入复方丹参溶液也出现白色沉淀。重复上述实验各两次,均在50s内出现相同情况。证明左氧氟沙星与复方丹参间存在配伍禁忌。建议输入左氧氟沙星后先续接未加药的生理盐水,以60gtt/min的速度静…  相似文献   
68.
本-周氏蛋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其聚合体,可大量出现在多发性骨髓瘤或轻链病患者的尿液中。因其在一定pH条件下加热至40~60℃出现沉淀,温度升高至90~100℃时沉淀消失,冷却后复凝,可根据这一特性对本-周氏蛋白用热沉淀反应法进行过筛检测。我们实验室仍采用本法检测尿中本周氏蛋白。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患者常已有肾功能的损害,而使尿液中白、球蛋白等于扰蛋白增多,  相似文献   
69.
<正>甲基丙二酸血(尿)症(methylmalonic acidaemia/aciduria,MMA)是遗传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较常见的病种,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尤以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罕见精神症状。本文在此报道甲基丙二酸血(尿)症伴精神障碍1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青龙衣乙醇提取物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青龙衣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数据库NIST98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数分数。结果 共分离出65种成分,确认了其中56种主要成分,氯仿部位萘醌类成分有3种,占5.00%;酯类3种,占3.78%;烷烃类19种,占69.26%。醋酸乙酯部位萘醌类成分4种,占3.25%;酯类6种,占32.49%;烷烃类7种,占10.62%;杂环化合物5种,占11.70%。结论 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有助于发现青龙衣的特征性成分,为针对性的提取分离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