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81.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急性白血病( AL)的发病情况和分型特征。方法收集1098例AL初发病例临床资料,均按FAB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对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年间AL初发病例共1098例,男女比例为1.50∶1,年龄1个月至85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77例(52.5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28例(29.87%),无法分型186例(16.94%),其他少见类型7例(0.64%);(2)AL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年增长速度为9.0%;(3)发病例数最多的年龄段是<15岁,占25.14%(276/1098),<15岁年龄段以ALL为主,占61.23%(169/276),其他年龄段均以AML为主;(4)在577例AML中,M4和M5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0.16%(174/577)和29.46%(170/577),M2所占比例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M3在≥61岁年龄段所占比例(5.61%)在各年龄段中最低;(5)在328例ALL中,L2所占比例最高,为55.18%(181/328),并且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L3所占比例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贵州地区AL发病情况与其他地区类似,但类型分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研究初步了解了贵州地区AL呈动态上升趋势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AL类型以AML为主,儿童发病率高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82.
《金匮要略》大黄虫丸治虚劳干血发微福建省立医院(350001)周杰明任林漳州市中医院(363000)黄凌主题词大黄虫丸/历史《金匮要略方论》虚劳/中医药疗法干血痨/中医药疗法大黄虫丸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此方集多虫于一方,治疗虚劳而致干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激酶1/2(MAPKERK1/2)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自发高水平表达白细胞介素(IL)-6 mRNA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患者PBMC,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MAPKERK1/2磷酸化活化程度和IL-6 mRNA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26例LN患者与21名健康对照者比较,LN患者PBMC MAPKERK1/2信号通路呈高度活化状态,体外培养可自发表达高水平IL-6mRN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阻断LN患者PBMC MAPKERK1/2信号通路活化可显著抑制IL-6 mRNA的自发高表达.结论LN患者PBMC中MAPKERK1/2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并在PBMC自发高水平表达IL-6 mRNA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调查儿童医院螺内酯片的使用情况,探讨可改善螺内酯片分剂量现状的可行性方案,满足儿科临床精准化、个体化的给药需求。方法 调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住院患儿使用螺内酯片(每片20 mg)的医嘱,分析患儿年龄、分剂量规格、就诊科室分布及常用分剂量给药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检索与团队实践探究适宜对策。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11 239条使用螺内酯片医嘱,其中分剂量医嘱占比83.91%;在分剂量医嘱中,呈现年龄段小,分剂量规格多,用药专科性强,用药时间长等特点。制定药品分剂量操作规范、借助合适的分剂量工具,有助于提高分剂量操作的准确度,减少给药剂量不准所导致的不良事件;而临时调配液体制剂和医疗机构制剂的探索,有助于提高给药剂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实现个体化给药。结论 本研究以探究螺内酯片剂适宜分剂量方案为例,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团队实践与文献检索分析探究分剂量准确、质量可控、患儿依从性高的可行性对策,为寻找适宜的儿科片剂分剂量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儿童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的使用及治疗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3日—2023年2月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所有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的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分析该药的使用情况,并对相关的联用药物进行分类,通过micromedex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分析该药的临床潜在相互作用药物情况并进行严重性分级。结果 共收集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病例48例,中位年龄6.71岁,年龄范围87 d~17.75岁。使用科室集中在血液科、ICU、感染科、综合内科,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肿瘤,用药后中位退热时间3 d。用药期间联用药物较多,共收集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潜在相互作用药物15种,需关注与抗真菌药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结论 儿童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较多的科室为血液科,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肿瘤,用药期间联用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时应当注意监测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讨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最佳活动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病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手术后采用传统的活动方式q.2 h翻身.实验组手术后,q.2 h翻身,当病人置于半卧位时,让病人双腿屈膝35~45°,双膝左右摆动带动腹部活动25~35°.每天2次用温水协助病人足浴.将两组病人肠蠕动恢复时间与发生腹胀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与拔出胃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活动方法促进肠蠕动,减少腹胀的发生率,缩短胃管拔除时间.  相似文献   
87.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透析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占20%~30%,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1mmHg=0.133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随着人口的老年化,高龄患者增多,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更为突出,而低血压可使透析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影响患者透析的充分性.因此,探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能使患者得到最合适的透析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减少病死率.是目前一个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00~2003年共进行血液透析1969例次,透析中并发低血压66例次,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初产妇孕次多少对产妇第一产程所需时间的影响。方法观察、统计和分析205例初产妇第一产程和潜伏期的时间,其中初孕次初产妇105例,多孕次初产妇100例。结果多孕次初产妇的潜伏期及第一产程平均时间比初孕次初产妇的相应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多孕次初产妇分娩过程中潜伏期所需平均时间缩短,可适当提前其进入待产室的时间。  相似文献   
89.
黄凌  马冬  李文瑜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15-3216
目的:观察中度癌症疼痛患者(NRS评分4~6分)直接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生存质量改变及毒副反应评估。方法:共入选病理确诊的有疼痛主诉(NRS评分为中度疼痛)恶性肿瘤患者31例,直接给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起效时间、疗效、生存质量改变及毒副反应。结果:(1)止痛疗效。起效时间为8~15h,中位时间为11h;治疗后第48小时疼痛评估临床获益97%(30/31),总有效率81%(25/31);治疗后第72小时临床获益100%(31/31),总有效率97%(30/31)。(2)生存质量评估。治疗后第72小时ECOG评分,显效19%(6/31),有效55%(17/31);治疗后第7天ECOG评分,显效23%(7/31),有效65(20/31)。(3)毒副反应。治疗过程中发生便秘5例(16%)、恶心2例(6%)、呕吐2例(6%)、疲倦7例(23%)、头晕1例(3%)。研究过程中未发现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结论: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中度疼痛癌症患者直接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止痛疗效满意,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0.
血仿膜透析器在无肝素透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每素静脉注射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修复的理想方法。方法采用阿霉素将9只成年白色家兔制成局部损伤模型.分别于每只受试家兔的两侧臀部和背部进行4种处理方法,于处理后第24h、7d和14d分别行肉跟和组织病理变化观察。结果阿霉素外渗后消退指数和恢复时间海普林软膏优于利百素凝胶,也优于硫酸镁湿敷和对照组(P〈0.01);肉眼和组织病理变化观察,皮下组织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减少以及肉芽组织形成等方面24h内无变化,7d和14d后海普林软膏效果显著,其次为利百素凝胶。结论海普林软膏和利百素凝胶外涂可减轻皮下局部组织损害,促进皮下局部损伤组织的修复,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