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总结对药剂学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首先分析药剂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1)改革教学内容:①与现行药学法规、法典同步;②增加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③调整实践内容。(2)改革教学理念及方法:①以剂型为中心开展讨论教学;②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③加强毕业实习指导。  相似文献   
142.
济南市市中区1995-2004年淋病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淋病的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现将1995--2004年济南市市中区的淋病资料进行分析.为今后制定性传播疾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3.
张静如  华俊杰  韩凌  朱敏  鲁莹 《药学实践杂志》2021,39(2):118-120,125
目的评估多效防护乳中镧(La)的透皮安全性,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大鼠全血中镧的分析方法。方法全血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以333.749 nm为分析谱线,对大鼠全血中的L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性良好(r>0.9994),方法检出限为0.0025μg/ml,定量限为0.0077μg/ml,精密度<3%,回收率在94.9%~102.0%之间。结论基于微波消解的ICP-OES方法稳定可靠,可为镧元素的含量测定和给药安全性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以芦丁为模型药物,探讨新药片剂制备及药效学评价的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流程和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槐米中的芦丁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米中芦丁含量及芦丁精制品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片含量;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实验考察芦丁的药效;利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芦丁片剂。 结果与结论 本实验完成了槐米的质量评价,槐米中芦丁的提取纯化、含量测定,芦丁药效学考察及芦丁片处方工艺研究等内容,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实践了芦丁临床前研究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5.
活性氧自由基响应型脂质体是基于肿瘤微环境中活性氧自由基(ROS)高水平表达的特点而制备,可使包载药物在肿瘤部位精准释放。在外加光敏剂后,能进一步增强脂质体中药物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考察河豚毒素(TTX)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及稳定性,以及温度和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配制TTX不同介质的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不同pH缓冲液中的浓度,分析计算其溶解度及稳定性。结果 TTX在pH值为3.5时溶解度最大,随着pH值增加其溶解度逐渐降低。TTX在强碱条件下降解最为迅速,在70 ℃条件下、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0 min即完全降解。稳定性试验结果同样证明TTX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最差,在37 ℃、pH值=7.4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中,TTX浓度在1~10 h时开始持续降低,28天降解率为88.07±0.27%。结论 TTX易溶于pH值=3.5的酸性水溶液,几乎不溶于碱性水溶液。其稳定性与温度、介质pH值密切相关,在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温度升高会加速其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47.
纳米颗粒在抗肿瘤作用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限制,其中,尺寸是影响纳米颗粒在肿瘤组织的渗透和富集,继而影响其疗效的关键因素。小粒径纳米颗粒对肿瘤组织的渗透作用强但滞留时间短,大粒径纳米颗粒在肿瘤部位的滞留性较好却不利于渗透进入肿瘤内部。为解决该矛盾,近年来研究者设计了一系列尺寸可调的肿瘤微环境响应纳米颗粒。本文对于这类尺寸可调纳米颗粒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纳米颗粒尺寸随肿瘤微环境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而发生变化,使得纳米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渗透性和滞留性得到改善和优化,从而提高抗肿瘤作用。并对这类纳米颗粒在生物成像、光热治疗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对其潜在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出院准备计划用于老年肠造口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将170例老年肠造口患者根据整群随机法分为两组各8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制定和实施出院准备计划方案。 结果 对照组75例和干预组77例完成全程研究。干预组出院准备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个月随访期内造口门诊就诊率、非计划入院率及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得分及护理依赖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出院准备计划方案的实施可提高老年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增强自护能力,减轻护理依赖,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及造口门诊就诊率,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