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和洛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细胞小窝蛋白-1表达及下游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细胞PC-3,Mrrr检测塞来昔布和洛伐他汀对其增殖的影响。用IC50浓度的塞来昔布和洛伐他汀与PC-3孵育,Westernblot检测小窝蛋白-1的表达以及Akt、ERKI/2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PC-3细胞经洛伐他汀和塞来昔布处理24h后,IC50值分别为25μM和50μM;塞来昔布或洛伐他汀单独处理PC-3细胞24h,能轻微下调小窝蛋白-1的表达,当两者联合使用时,能使小窝蛋白-1水平进一步降低;洛伐他汀、塞来昔布能抑制EGF诱导的Akt、ERK1/2和STAT3磷酸化,当两者共同处理PC-3细胞时,能进一步抑制其磷酸化水平。结论塞来昔布能协同洛伐他汀下调前列腺癌细胞小窝蛋白-1的表达,从而可能影响下游信号分子的激活。  相似文献   
43.
胡松杰  鲁俊  郎德海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23-124,143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型术(SIA)治疗下肢股浅动脉长节段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内膜下成型术(SIA)治疗下肢股浅动脉长节段闭塞症15例(共15条肢体),应用球囊在闭塞段动脉内膜下扩张再建血流通道,根据术中造影决定是否置入支架,术后复查踝肱指数并随访。结果本组15例中14例获得成功,术后踝肱指数[(0.49~1.02,平均(0.76±0.2)],与术前[(0.21~0.87),平均(0.49±0.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手术成功者术后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1例术后3个月支架远端再狭窄,行球囊扩张后不满意,再次置入支架,其余13例均保持通畅,治疗动脉通畅率为86。7%。结论SIA用于治疗股浅动脉长节段闭塞安全、有效,是治疗股浅动脉闭塞症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跖肌腱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8月—2006年3月2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均采用跖肌腱修复。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无感染,跟腱未再断裂,优良率96%。结论跖肌腱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8年全年收治的疑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资料(100例),应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实施检查。患者入院后接受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及CT检查,比较CT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而得到多层螺旋CT的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CT诊断的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2.00%,准确性为91.0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66.00%。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诊断准确率是较高的,显著缩短了检测的时间,具有快速成像等优点,能够对疾病的治疗产生很好的作用,由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联合CT进行相应的检查。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无偿献血的招募及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专门设计调查表,对随机选择自愿参加个人无偿献血人员共962人进行调查。结果:962人中,54.12%的人为多次献血,多次献血比例明显高于初次,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4.16%,92.11%的人愿意献血。结论:提高人群无偿献血率,应有针对性地加大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宣传力度并正确引导,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1例因胰腺损伤在当地医院行急诊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护器官功能、早期肠内营养以及抗感染等治疗,部分患者行剖腹引流术,CT引导下穿刺引流和(或)双套管引流.结果 11例患者中,临床治愈10例,患者感染症状解除,复查CT感染灶消失.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难以控制的腹腔出血及严重腹腔感染.结论 胰腺损伤后急诊手术时若引流不彻底,术后易并发感染、胰瘘、假性囊肿等,对这些并发症的处理,应以积极有效的引流为主,配合全身多器官功能的维护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研究复频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昆明小鼠皮下泡球蚴病灶的效果。方法将皮下接种泡球蚴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用不同强度的复频聚焦超声照射小鼠的泡球蚴病灶。对照组(A组)未照射,其他实验组均一次性照射5 min。其中小功率联合照射组(B组)的3个换能器的照射功率为4 W+4 W+5 W,大功率联合照射组(C组)换能器的照射功率为10 W+11 W+10 W。治疗后用透射电镜观察泡球蚴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用美兰染色法观察原头节存活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泡球蚴组织中的线粒体含量。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泡球蚴的总蛋白含量。用琥珀酸脱氢酶试剂盒检测泡球蚴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复频聚焦超声照射后,透射电镜观察显示,B组和C组泡球蚴生发层细胞减少,线粒体肿胀破裂,内质网扩张,核膜不清,微绒毛变短或消失,且C组较B组损伤更严重。原头节存活率,B组(70.50%)和C组(59.83%)与A组(82.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蛋白含量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B组(3.07 mg/ml,2.15 U/mg)和C组(2.87 mg/ml,1.87 U/...  相似文献   
50.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诺其)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中的凝血功能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rFⅦa组(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T、INR、术中出血量有显著差异(P0.001),而APTT、FI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Ⅶa能改善病人的外源性凝血功能,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