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浊度法在《美国药典》、《英国药典》和《欧州药典》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浊度法具备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下称“中国药典”)也收载了该法。  相似文献   
52.
53.
许多人都认为西药具有毒副作用,中药和中成药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因此可以放心服用.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有些中药和中成药也有毒副作用,服用时必须谨慎,切勿盲目服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考察头孢拉定胶囊溶出过程的方法,初步评价制剂质量。方法用光纤溶出度实时测定仪,以对照品法实时监测头孢拉定胶囊的溶出过程。结果所有受试样品溶出曲线均在15 min内达平台。结论光纤溶出度实时测定仪能够实时有效地测定固体药物的体外溶出度,头孢拉定胶囊崩解及溶出迅速。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01—2011-12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14d为一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比较2组血清Hcy水平和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血清Hcy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在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病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可以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6.
【摘要】 目的 比较颅内血管栓塞取栓术前持续抽吸(CAPTIVE)取栓和单纯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 10 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62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取栓术式不同,分为CAPTIVE组(n=34)和单纯支架取栓组(n=28)。分析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开通效果与手术相关并发症,评估两种技术临床疗效。 结果 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CAPTIVE组患者取栓次数、穿刺-开通时间、术后24 h NIHSS评分较术前差、术后mTICI分级、术后3个月mRS评分均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子逃逸显著低于单纯支架取栓组(P=0.025),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APTIVE取栓与单纯支架取栓相比,可有效提高血管开通成功率,缩短开通时间,减少栓子逃逸概率,且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7.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在室温条件下放置0、1、2、4 h,测定样品有关物质及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pH值变化。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各样品的主成分含量均下降,总杂质及单个最大杂质均显著增加,杂质个数也明显增多,室温放置4 h后总杂质含量部分超限;各样品在放置4 h后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条件下,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在上述3种溶液中均不稳定,应临床使用前配制。  相似文献   
58.
秦媛怡  陈雪梅  魏立平 《广东医学》2012,33(18):2812-2815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变迁,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资料,并对痰标本分离出的384株Ab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在非多重耐药与多重耐药患者之间进行多重耐药易感因素分析.结果 2009、2010、2011年38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出Ab及其147株多重耐药菌株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内科及颅脑外科.2009、2010、2011年多重耐药Ab的构成比分别为35.58%、36.94%及41.96%.多重耐药菌株对多黏菌素B最敏感,其次为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对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物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几乎全都耐药.Ab非多重耐药菌株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最敏感;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都较为敏感;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约为20%.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病情转归有关(P<0.05).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合并脑血管病、病情转归是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b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较为敏感,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上升.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合并脑血管病、病情转归是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经纤支镜用大量生理盐水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被诊断为肺脓肿的83例患者,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治疗组采用纤支镜大量生理盐水肺泡灌洗加常规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纤支镜支气管灌洗加局部注药加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的发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经纤支镜用大量生理盐水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的治疗手段简便易操作,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迅速得到缓解,疗效显著,住院时间减少,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头孢拉定胶囊中聚合物的方法。方法用TSKG2000SW色谱柱(7.8mm×300mm),紫外254nm检测,以头孢拉定对照品外标法计算聚合物含量,并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头孢拉定原料药中聚合物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本方法测定头孢拉定胶囊中聚合物的平均含量为1.0%,显著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方法测定结果。结论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可有效控制头孢拉定胶囊中聚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