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肝癌小鼠模型,检测Cur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Cur对小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测定Cur对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结果:Cur能抑制治疗小鼠肝癌的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减少肝癌组织VEGF的表达、降低肝癌组织MVD。结论:Cur能抑制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机制可能是Cur减少VEGF的表达而抑制肿瘤微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侧貌线距,评价并比较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器与单纯拔牙对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骨性错的疗效。方法: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伴下颌后缩的病例。其中18例采用Ⅰ期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Ⅱ期固定矫治;13例采用传统单纯拔牙后直丝弓矫治进行治疗。在治疗前、Twin-block矫治完成后以及全部固定矫治结束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线距测量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包分别比较前导矫形组、单纯拔牙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以及2组的组间差异。结果:前导矫形组下颌凸距、下唇厚度、颏唇沟厚度、上唇凸距在治疗前后差值改变均有显著性,单纯拔牙组在下唇厚度、下唇凸距、上唇凸距的治疗前后差值改变均有显著性。2组进行比较,下唇凸距治疗前、后差值的改变有显著性,而下颌凸距、上颌凸距、下唇厚度、上唇凸距、颏唇沟厚度在治疗前后差值的改变无显著性。结论: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与单纯拔牙固定矫治相比,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中的疗效相近,而前导矫形组对下唇凸度的改变大于拔牙组。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解剖型钛板治疗粉碎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46例56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均采用外侧大切口跟骨钛板固定,保护腓肠神经,钢板外侧固定,术后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评价骨折复位效果。[结果]全部病例无感染,2足切口皮肤坏死,骨折全部愈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优26足,良22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86%。[结论]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粉碎跟骨骨折,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远端蒂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带拇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12例、拇指掌侧和背侧皮肤缺损6例.结果 1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2年随访,皮瓣色泽及外形良好,拇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远端蒂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外形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6.
孕期体重及新生儿体重和孕期膳食营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巳分娩妇女在孕前的体重类型分别统计分析孕期体重、新生儿体重及与孕期营养膳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史资料对2008年1~6月已分娩妇女的孕前体重分类,分类统计孕期体重增长及新生儿体重;采用询问法对孕前、孕期营养膳食进行调查。结果四组体重类型中,低体重组、超体重组及肥胖组的孕期体重增加与标准体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超体重组、肥胖组出生的新生儿平均体重增加高于标准体重组;膳食结构中,超体重组和肥胖组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相对过多,孕期营养膳食无具体数量的指导。结论孕期体重的增加与孕前营养膳食习惯有关;胎儿出生平均体重增加及巨大儿发生率升高与孕期不合理的营养膳食习惯及孕期缺乏有效的营养干预高度相关;通过合理均衡的孕期膳食指导可有效的控制孕妇及胎儿体重过度增加,而有利于母子健康。  相似文献   
97.
上海市不同类型口腔固定修复体应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调查临床使用固定修复体的类型和材料,分析上海市口腔固定修复的特点.方法 收集上海市三家公立医院的较大规模口腔科门诊和两家大型私立义齿制作所2005年1月-2007年12月的资料,整理固定修复体记录.观察和比较每年制作固定修复体的数量、类型和材料,分析不同类型及材料固定修复体应用比例的变化.结果 资料分析显示,2005-2007年,固定修复体总体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金属烤瓷冠所占比例最大.公立医院贵金属全冠的应用数量逐年增加,2005-2006年和2006-2007年的增幅分别为13.85%和30.86%;而普通金属铸造冠的使用率则逐年下降.公立医院和私立义齿制作所计算机辅助制作设计与制作(CAD/CAM)固定修复体(CAD/CAM全冠)和种植体义齿的应用和制作占固定修复体总数的比例均较小,但两者的绝对数量逐年增长趋势明显,其中2006年较2005年分别增长227.78%和53.01%,2007年较2006年分别增长120.34%和27.41%.结论 固定修复体仍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牙体和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式,其变化主要表现在新技术和优质材料的选用增加.  相似文献   
98.
目的 通过模块化方式建立套筒冠及可摘局部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三种修复体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 调用正常牙列模型库编辑建立双侧末端游离缺失的牙列模型,在固定义齿模型库及可摘局部义齿模型库基础上,借助DELL Precision图形工作站,利用UG 5.0、HyperMesh 7.0和Abaqus 6.5软件,建立套筒冠义齿及近中支托和远中支托的可摘局部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在套筒冠义齿,基牙牙根及牙周膜、牙槽黏膜和牙槽骨的应力分布均匀,其牙根受力最大值(6.205 Mpa)明显小于其他两种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分别为18.41 Mpa和34.49 Mpa).结论 采用套筒冠设计修复双侧末端游离缺失病例,具有应力分布均匀,基牙受力较小的优点,有利于基牙及周围组织的健康.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二次开发有限元模型库,尝试该建模方法对套筒冠义齿进行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在正常牙列模型库、固定义齿模型库及可摘局部义齿模型库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在DELL Precision图形工作站,利用UG 5.0、HyperMesh 7.0和Abaqus 6.5等软件,对下颌双侧游离缺失牙列状态及以尖牙和第一双尖牙为基牙的套筒冠修复体进行调用、编辑、建模,并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 建模过程便捷,有限元分析获得基牙牙根、牙周膜、牙槽黏膜、牙槽骨及修复体最大应力值及其分布情况.结论 采用模型库的方法对套筒冠修复体进行建模是可行且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建立下颌双侧末端游离缺失修复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库。方法 将模块化建模与参数化建模相结合,利用HyperMesh 7.0、UG 5.0、Abaqus 6.5软件,建立下颌双侧末端游离缺失(765-567)及其不同修复设计方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获得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 6.5软件,可直接运行,无任何信息丢失现象;模型临床几何相似性良好。结论 成功建立下颌双侧末端游离缺失及其修复方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库,建模过程快速高效,进一步细化了口腔组织模块化建模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