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对药用植物沙芥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对该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检索和全面的综述。进一步开展沙芥的研究,对更好的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半蹲训练对纠正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A组34例和B组30例,均按脑血管病治疗方案治疗,B组配合控制膝过伸常规康复训练;A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半蹲训练,均持续10周。治疗前后2组分别采用Fugl-meyer(FMA)评分和膝关节过伸次数评定。结果:治疗后,FMA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膝关节过伸次数明显减少;2组间比较,A组表现更明显(均P〈0.05或0.01)。结论:半蹲训练为一种综合性训练,可提高患肢肌力,改善患肢协调能力和膝过伸,进而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73.
[目的]总结吴燕平诊疗药流后恶露不绝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用药体会、临床辨证方面论述吴燕平诊疗药流后恶露不绝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总结其在遣方用药方面的特色。[结果]本病的发病病机是血瘀、气虚、血热,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形成了祛瘀清热、益气填精为主的治则。[结论]吴燕平治疗药流后恶露不绝的经验临床上疗效颇丰,减轻了药流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是一门健与美的艺术,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与未来医学的巨大贡献之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及成熟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医理论之精髓,是中医“治本”理念的关键、核心与基础,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的新意。它集培补元气、安定情绪、坚定意志、防病治病、启迪智慧、美容抗衰、激发潜能、  相似文献   
75.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有调查资料显示:约有高达20%的人犯过腰腿痛,常年坐办公室及繁忙的案头工作者,比一般人更易犯腰腿痛。腰部脊柱系独立的支柱,亦为脊柱运动较大的部位之一。它支持着人体60%以上的重量,又要从事伸屈、旋转等复杂运动。在人们生活、工作及运动过程中,腰部脊柱结构中的任何部位发生了异常,都可以引起腰腿痛。虽然,腰椎骨及腰部软组织损伤、病理性改变、腰椎结构异常、全身代谢与内分泌紊乱、长期体位不良、搬运重物姿势不当、身体虚弱、肌肉无力、风寒湿之入侵和肾虚等  相似文献   
76.
黄芪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典规定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者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植物黄芪主要产自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2],黄芪含皂苷、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3]。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史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4]。李时珍释其名曰:芪长也,黄芪色黄,列为补药之长。《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5]。早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有关于黄芪的研究了,因此可见黄芪在国内市场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7.
78.
<正>众所周知,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已50年的今天,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成立已2年的今天,在中医已成为世界医学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的今天,在世界中医热不断持续升温的今天,在中医学理论研究上与临床实践上都取得了日新月异之辉煌硕果的今天,在中医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与人民之关注和欢迎的今天,中医学的宗旨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该学科水平。但怎样才能理性务实、科学和谐,从医学模式层面的高度来实现与达到这一目的呢?!为了让中医学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与长寿事业服好务,或许这正是我们每一位中医学工作者与研究者的同仁,多年来都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探索着、苦求中主题的重中之重,或许这亦是我今天,作为一位普通中医学工作者与研究者之义务、责任感、使命感及紧迫感驱使所必须思考主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9.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亦称症状性)两种。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的90%。 祖国医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博大精深,对高血压病的研究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独到之处。现根据笔者30余年之临床经验与研究,介绍  相似文献   
80.
魏慧 《保健医苑》2010,(2):32-3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腰骶神经根所引起的腰及一侧或双侧下肢的疼痛和麻木。以20~50岁人群多发。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因素有退行性变、职业、吸烟、心理因素、医源性损伤、体育活动以及寒冷、肥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