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 收集乏氧和常氧条件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观察常氧下A549细胞与外泌体共培养后对X射线敏感性及侵袭性的变化。方法 分别在乏氧(1% O2)和常氧条件下(21% O2)培养A549细胞,超高速离心法收集在细胞分泌的常氧外泌体(N-EXO)和乏氧外泌体(H-EXO)。NanoSight检测外泌体数量,扫描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外观和大小。蛋白印迹检测外泌体蛋白CD63。CCK8检测细胞对X射线的耐受性。荧光显微镜观察A549细胞对PKH67标记的外泌体的摄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加入不同的外泌体后细胞侵袭和侵袭性变化,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二种外泌体对细胞放射抵抗性的改变。结果 每ml细胞培养液中H-EXO的数量增多。H-EXO和N-EXO均呈现出典型的环饼状,H-EXO直径变小,粒径分布在30~200 nm,小于N-EXO的粒径(50~220 nm)。H-EXO和N-EXO的CD63表达无明显差别。乏氧条件培养的A549细胞接受2 Gy X射线后,细胞的增殖水平在4和6 d时远高于常氧条件下的细胞。PKH67绿色荧光标记的外泌体分布在细胞内部。12、24、48 h后,H-EXO组细胞划痕宽度远小于N-EXO组(t=2.96、6.76、3.35,P<0.05)。H-EXO组细胞穿膜细数量大于N-EXO组和对照组(t=4.84、7.88,P<0.01)。H-EXO组上清液中MMP2(t=4.70、3.21,P<0.05)和MMP9(t=5.61、3.76,P<0.0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N-EXO组均明显增高。对照组、N-EXO和H-EXO的D0值分别为2.614、2.552、4.850。H-EXO较N-EXO可以明显增强A549细胞的放射抵抗性。结论 乏氧条件下,A549细胞释放的外泌体数量增多、粒径变小,乏氧外泌体可以促进常氧细胞的侵袭性,并且能够增强细胞对X射线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中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C57BL/6J小鼠ALI模型,将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组。LPS组小鼠按两种剂量(10mg/kg和20mg/kg)腹腔注射,高剂量组观察小鼠生存率,低剂量组观察炎症反应;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小鼠给予等体积PBS腹腔注射;tBHQ+LPS/tBHQ组小鼠预先24h腹腔给予tBHQ并在LPS处理的同时给予tBHQ;LPS/tBHQ组小鼠在LPS处理的同时给予tBHQ。监测7d生存率;LPS诱导3h后病理组织学观察评估其肺组织损伤程度,实时定量PCR(RT-qPCR)和多重液相蛋白定量技术分别检测小鼠肺组织和血清中IL-6、TNF-α和IL-10的水平,Western印迹法和RT-qPCR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核外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的表达。结果 与LPS组相比,LPS/tBHQ组和tBHQ+LPS/tBHQ组小鼠的死亡率均明显降低(P分别为0.0005和0.0001),并且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小鼠肺组织和血清中促炎症介质IL-6和TNF-α的表达降低,抗炎介质IL-10的表达增加;同时与LPS组相比,tBHQ可明显增加肺组织中Nrf2的mRNA水平以及核内蛋白水平。结论 tBHQ能够通过调节小鼠肺组织中促炎、抑炎反应平衡发挥对ALI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rf2核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自动发药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门诊应用自动发药系统前后的系统使用数据及处方信息,分析自动发药系统的使用情况及自动化程度、系统使用前后药师工作性质改变,比较系统使用前后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以及药师处方调剂差错率.结果 (1)系统使用后8个月,平均94.32%的轨道在使用之中,平均59.04%药品品种及54.09%的药品通过系统发放,该系统参与了43.38%的实时发药窗口药品的调配工作,药师的工作模式从"以药品为中心"转换成"以患者为中心".(2)自动发药系统使用后8个月内各个时间段的候药时间均短于使用前(P<0.05).(3)自动发药系统使用后处方调剂内部差错率及外部差错率均低于使用前(P<0.05).结论 自动发药系统应用于门诊药房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和调剂的准确性,转变了药师的工作重心,缩短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4.
魏娟  张全安 《安徽医药》2016,20(10):1823-1826
第二线粒体源性胱氨酸酶激活因子(Smac)是一种存在线粒体中并具有促凋亡作用的蛋白,Smac主要通过参与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的下游反应,特异性地与凋亡抑制因子(IAPs)结合,解除IAPs对Caspase的抑制效应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在肿瘤细胞中,Smac的过表达可以抑制或延缓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细胞浆Smac含量可增强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人工合成的Smac类似物可通过级联放大效应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具有高效、低毒、高通透性等优点,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研究就Smac、Smac类似物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46.
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99年 4月~ 1999年 10月分别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与股静脉置管为 6 0例癌症病人进行全程静脉化疗和营养支持 ,比较 2组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及并发症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30例。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1~ 82岁 ,平均年龄 4 5岁 ;留置导管时间 3~ 12 0d ,平均 58d。股静脉置管 30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5~76岁 ;平均 38岁 ,留置导管时间 2~ 70d ,平均 4 2d。将以上 2种置管方法分为A、B 2组。1 2 …  相似文献   
47.
目的:应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肝星状细胞(HSCs),探讨FRNK选择性抑制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对FN刺激的HSCs凋亡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HSCs,以FN刺激HSCs增殖,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进行FRNK表达质粒转染。应用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泳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方法检测FRNK、FAK、p-FAK(Tyr397)、caspase-3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FRNK表达质粒成功转染HSCs,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FRNK表达质粒转染HSCs 48 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与空质粒组之间有显著差异[(25.37±1.92)% vs(9.28±1.05)%],P<0.01,伴随caspase-3在翻译和转录水平的增高[(264.17±12.60 vs 185.82±9.69),P<0.01;(4.19±0.48 vs 1.07±0.27),P<0.01]。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FRNK表达质粒,可使外源性的FRNK在HSCs内大量表达,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可以诱导FN刺激的HSCs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排尿...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二级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7月1日~2020年7月31日收治的100例EGVB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查房、交班效果、沟通疗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120例NAFLD合并CHB患者和60例CHB患者血生化指标和体质特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使用ALOKA210型超声诊断仪检查诊断脂肪肝,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 NAFLD合并CHB患者与CHB患者血清ALT分别为[(72.74±10.14) U/L和(56.25±5.43) U/L,P<0.05],AST分别为[(77.84±10.38)U/L和(54.28±6.53) U/L,P<0.05];血TG分别为[(3.51±0.35) mmol/L和(2.76±0.29) mmol/L,P<0.05],TC分别为[(5.77± 1.43) mmol/L和(4.28±1.13) mmol/L,P<0.05],空腹血糖分别为[(5.92±1.15)mmol/L和(5.31±1.07) mmol/L,P<0.05];NAFLD合并CHB患者与CHB患者体质量分别为[(70.1±10.2) kg和(5.31±1.07)kg,P<0.05]、BMI分别为[(26.0±4.1) kg/m2和(5.31±1.07) kg/m2,P<0.05],WHR分别为[(0.91±0.04)和(0.79±0.02),P<0.05]。结论 NAFLD合并CHB患者血生化指标和体质指标显著高于CHB患者,可能给治疗带来困难,需注意鉴别和针对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