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Ibutilide转复心房颤动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静脉使用Ibutilide转复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和 (或 )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的疗效及副作用。检索公开发表的英文及中文相关文献 ,并建立数据库 ,应用Meta统计分析方法 ,按观察时间、给药方法、房颤、房扑类型等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共 16项试验 15 13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经统计 ,静脉推注Ibutilide能有效转复房颤或房扑 ,2 0 ,30 ,6 0min转复率分别为 14.9%、2 1.2 %、33.7% ,90min总转复率为 38.4% ,且房扑转复疗效优于房颤 (转复率差 2 4.5 % ,P <0 .0 0 1)。Ibutilide转复房颤、房扑与安慰剂相比的疗效率差在 2 0 ,6 0 ,90min分别为16 .1%、30 .4%及 38.7% (P <0 .0 0 1)。主要副作用为用药早期出现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 ,多在静脉推注药物后 40min内发生。结论 :Ibutilide能有效转复房扑及房颤 ,但须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人们对C肽的活性有了进一步认识。C肽可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 ,其作用机制与升高组织Na+ K+ ATP酶活性及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促进一氧化氮合成有关。细胞膜上C肽受体的发现 ,为研究C肽的生物活性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C肽与胰岛素联合治疗已显示其临床应用前景 ,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3.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癌常见并发症,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增加了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率.我们1996/2008年发生介入治疗后并上消化道大出血1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究葛根素对产后母鼠泌乳作用和乳品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雌、雄KM小鼠共27只以3∶1比例合笼配种,得到孕鼠饲养至分娩。分娩后的母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葛根素低剂量组(葛根素溶液18 mg/kg)、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溶液72 mg/kg),每组8只。从产后第3天起,每天灌胃1次,共10 d。观察实验周期内母鼠、仔鼠体质量变化,ELISA法检测乳腺组织中催乳素(PRL)含量,HE染色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组织中催乳素受体(PRLR)、β-酪蛋白(β-casein)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组织中β-casein、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葛根素低、高剂量组显著增加仔鼠体质量,母鼠体质量减少显著降低(P<0.05);葛根素低、高剂量组均可见乳腺小叶内腺泡变大,分泌物增多,且葛根素低剂量组更为显著;葛根素低、高剂量组乳腺中PRL含量显著增多(P<0.05,P<0.01);葛根素低剂量组β-casein、FAS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葛根素高剂量...  相似文献   
95.
食管癌(E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许多患者在患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且目前除内窥镜检查外缺乏其他简易准确的诊断及预测措施,而内窥镜检查又因体验感较差而影响患者接受程度,以至于大多数EC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癌症中晚期。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常规中红细胞相关指标可以对EC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故而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红细胞相关指标在EC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6.
97.
98.
计算机断层摄影对人肝脏脂肪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校正计算机断层摄影 (CT)测试管技术定量检测肝脏脂肪的可行性。方法 11例健康志愿者、5 3例脂肪肝、1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 10例肝硬化患者用校正CT测试管方法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含量。将与脂肪密度相似的Terbutyl乙醇加入模仿肝脏密度的 18.5 %葡萄糖溶液 ,按体积比配成 10 %、2 0 %、30 %、4 0 %溶液 ,代表肝脏中不同脂肪含量 ,用于定量检测各组肝脏的脂肪含量。结果 校正测试管的CT值与浓度递增的Terbutyl乙醇溶液呈负线性关系 (r =- 0 .982 ,P <0 .0 0 1)。在 10例行肝组织活检的脂肪肝患者中 ,肝组织病理测定的肝脏脂肪含量和校正CT方法测定的脂肪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r =0 .94 ,P <0 .0 0 1)。肝脏脂肪含量和肝 /脾比值呈负线性关系 (r =- 0 .88,P <0 .0 0 1)。脂肪肝组肝脏CT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肝脏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脂肪肝组肝 /脾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肝硬化组 (P <0 .0 1)。结论 校正CT测试管能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精确定量诊断脂肪肝的方法 ,并为脂肪肝的自然病程和各种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提供比较可靠的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99.
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0.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逐次心跳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可作为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控制的指标。本文分析了20例尿毒症维持血透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资料,并与36例正常人作对照,对其HRV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