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5 毫秒
21.
腹膜外子宫切除术,作为一种新的子宫切除方法,已在国内开展,但尚不普遍,我们在临床上采用腹膜外全子宫切除术5例介绍如下。一、病例介绍例1 王某某、39岁、住院号15966.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于1983年9月2日在硬膜外麻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TFⅢB亚单位Bdp1在5-甲基硫代腺苷(methylthioadenosine,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的抑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eahime PCR方法分析TFⅢB亚单位Bdp1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的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TFⅢB亚单位Bdp1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转染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检测方法检测Bdp1基因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抑制过程中,TFⅢB亚单位Bdp1在mRNA水平(0.441±0.03,P=0.001)和蛋白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调,同时报告基因Bdp1基因荧光素酶活性也出现了明显的下调(0.460±0.08,P=0.001).结论 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抑制过程中,TFⅢB亚单位Bdp1蛋白的下调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洋金花中毒事件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洋金花中毒不良事件,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有诸多洋金花中毒不良事件报道。中毒原因为误食,服用民间偏方剂量过大或误服错配处方。结论洋金花存在的安全使用风险应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异常凝血酶原(DCP)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四者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PHC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AFP-L3、GPC3、DCP、TSG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并观察上述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AFP-L3、GPC3、DCP及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四种指标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均低于单独检测;且相比与AFP-L3及TS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相比于单独检测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FP-L3、GPC3、DCP及TSGF联合检测增强了检测的灵敏度,提升了检测的准确度,提高了PHC的检出率,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 SOCS-1)、转移抑制因子23-H1(non-metastasis 23-H1, nm23-H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2020年6月-2023年6月我院诊治胃癌患者中选取100例,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 WB)检测SOCS-1、nm23-H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首先,SOCS-1和nm23-H1在人体胃癌组织的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其次,胃癌组织中SOCS-1和nm23-H1表达水平与其T分期、淋巴转移相关(P<0.05);同时,其中T3-T4期的水平低于T1-T2期,伴有淋巴转移患者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最后,SOCS-1和nm23-H1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Lauren分型等临床参数无明显相关差异...  相似文献   
26.
摘要:目的 探讨离心涂片法、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3种方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高度可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50例(结脑组)和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标本采用离心涂片法、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脑组标本中,离心涂片法、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1.79%(1/56)、8.93%(5/56)和21.4%(12/56),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结核菌,比较结脑组3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养法阳性率最高,但其检测时间长,不利于对结脑进行及时诊断,夹层杯法较离心涂片法阳性率高,有条件的医院可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探讨lncRNA XIST(XIST)通过调控miR-337-3p/HOXC8 分子轴介导胃癌发展进程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3 年3 月至2018 年1 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普通外科手术切除的58 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胃癌细胞系AGS、MGC803、HGC27 和人胃黏膜细胞GES-1,用qPCR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XIST 和miR-337-3p 的表达水平。将XIST敲降载体、miR-337-3p mimics/inhibitor 和HOXC8 过表达载体转染进AGS细胞,用CCK-8、Transwell 实验检测AGS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用WB检测HOXC8 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XIST、miR-337-3p 和HOXC8 的靶向关系。结果:XIST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均P<0.01)。敲降XIST 显著抑制AGS细胞的增殖、侵袭和EMT(P<0.05 或P<0.01)。XIST 靶向作用miR-337-3p 并下调其表达,HOXC8 是miR-337-3p 的靶基因。敲降XIST 通过靶向上调miR-337-3p 对HOXC8 表达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AGS细胞增殖、侵袭和EMT(P<0.05 或P<0.01)。结论:敲降XIST 可抑制AGS 细胞增殖、侵袭和EMT,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靶向miR-337-3p 并下调HOXC8的表达。  相似文献   
28.
随着计划生育群众运动的广泛开展和计划生育手术的增多,发现生殖器官畸型的机会亦有所增加。但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并与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同时对45份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45份标本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离心涂片法与Bactec 960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7.78%、2.22%、17.78%。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有较好的灵敏度,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0.
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对个体化辅助化疗的反应,并评价其疗效。对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化疗前穿刺活检,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患者按分子分型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和三阴性型。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辅助化疗方案,化疗结束后对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对最终疗效进行评价。90例患者中,总的病理完全缓解(p CR)率为35.6%,部分缓解(PR)率为58.9%,病情稳定(SD)率为5.6%,无疾病进展(PD)发生。个体化用药的总体反应率(OR)为94.4%。采用相同治疗方案的Luminal B型和HER2(+)型患者最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分子分型的不同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的个体化辅助化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患者在个体化治疗中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