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06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总结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防治机制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趋势。采用文献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分析。脑缺血和再灌注造成的损伤与炎性反应、细胞内Ca^2+超载、自由基的迅速增加、兴奋性氨基酸的大量释放等因素有关。防治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主要有缩短缺血时间、阻断谷氨酸受体偶联的Na^+和Ca^2+内流、清除自由基、抑制凋亡、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元生长与修复等多个方面。多靶点联合治疗可能是防治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73.
李倩  马慧萍  李琳  贾正平 《医学综述》2013,19(3):395-397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缺氧环境下的一种特发性疾病,当人进入高原地区时,机体因为环境的改变,会发生代谢失调,出现一系列的"高原反应",严重者可发生"高原病",从而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全世界有超过14 000万人居住在高原地区,因此对于高原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极其重要,该文就高原病分子水平发病机制进行初步论述,为高原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建立小鼠急性缺氧模型,探讨不同缺氧时间对小鼠缺氧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国产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6000 m高原缺氧环境,观察6 h、12 h、24 h、36 h、2 d、3 d、5 d、7 d不同缺氧时间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并测定血浆LD、LDH和4种ATP酶的变化规律。结果 LD、LDH、T-AOC和ATP酶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呈波浪式变化,6 h后可见组织形态发生明显改变,LD显著升高,T-AOC显著下降,12 h后LDH显著升高,ATP酶显著下降,说明在此条件下缺氧6~12 h即可复制出急性高原病动物模型。结论该模型为下一步研究急性高原病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在高原病防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急性嵌顿痔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典型嵌顿痔患者资料,观察保守治疗(5例)、急诊手术(32例)、择期手术(35例)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例保守治疗者4例痊愈,手术59例均一次性治愈,外剥内扎+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44例,住院8~16d,平均10d,PPH15例,住院4~7d,平均5d,术后均无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依患者身体状况、痛苦程度、痔嵌顿时间及痔核数目,结合有无痔发作史、治疗意愿、经济条件及术者经验,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6.
比较研究脱水淫羊藿素与山柰素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rat osteoblasts,ROB)增殖与成熟矿化的影响。取新生SD大鼠颅骨,多次酶消化法获得成骨细胞,培养于含10%FBS的MEM培养液中,3天后首次换液,铺满皿底90%以上后传代培养。分别用1×10 4、1×10 5、1×10 6和1×10 7mol.L 1的脱水淫羊藿素和山柰素进行药物干预,增殖分析采用MTT法,诱导培养9天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筛选出最佳浓度。采用最佳浓度的脱水淫羊藿素和山柰素进行药物干预,比较脱水淫羊藿素、山柰素和对照组之间的ALP、钙盐沉积量、骨钙素分泌量、CFU-FALP和矿化结节数量等成骨性指标。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BMP-2、Osterix(OSX)及Runx-2的mRNA表达情况,同时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量。结果表明,1×10 4mol.L 1脱水淫羊藿素和山柰素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1×10 5mol.L 1脱水淫羊藿素虽对ROB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成骨细胞中ALP活性、钙盐沉积量和骨钙素分泌量,增加CFU-FALP和矿化结节数量,与成骨细胞成熟矿化相关的因子BMP-2、OSX和Runx-2的基因表达量也显著升高,同时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量也明显增多;而山柰素并没有表现出促进体外培养ROB成熟矿化的特性。脱水淫羊藿素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的作用明显高于山柰素,很可能是由脱水淫羊藿素8位C原子上存在的异戊烯基引起的。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1例左氧氟沙星致糖尿病患者诱发低血糖原因及其药学监护的过程.方法:以1例左氧氟沙星致糖尿病患者诱发低血糖症为例,为其制订治疗方案.结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患者血糖异常,药师建议停用左氧氟沙星,降糖治疗方案不变,并监护用药的过程,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得到了控制.结论: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制订用药方案,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78.
乙酰唑胺预防急性高原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乙酰唑胺预防急性高原病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指出乙酰唑胺预防高原病的机理是多方面的,很难用一种单一的理论予以解释,并提出高原病及乙酰唑胺预防高原病机理的研究现状对研发高原病防治药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定期随访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22例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正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病情平稳后出院,出院后分为指导组和未指导组,行常规随访危险因素的防治,其中指导组定期接受康复指导,以运动再学习方案为主要的指导技术。在出院时和出院后2月、5月左右行简式Fugl-Meyer评定和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比较组间评分。结果随访时两组患者较出院时均有明显改善(P〈0.05),指导组与未指导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采取院内正规康复治疗与院外康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运动再学习方案为主要的指导技术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0.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使之利于疾病的转归与身心健康,这对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老年患者的几种心理特点分析急躁、多虑的心理:来我科就诊的患者多为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系统机能都已减退。机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