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研究复方银花解毒颗粒对干酵母所致幼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为复方银花解毒颗粒的儿童给药剂量提供参考。方法:将SPF级3-5周龄幼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布洛芬组、复方银花解毒颗粒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5、5、10 g·kg-1)。各组灌胃给药,连续7天,末次给药1 h后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制备发热模型,造模后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肛温。检测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下丘脑内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炎症信号相关COX2的含量,并检测NF-κB的核转录情况,检测相关IκBα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造模后2~4 h,布洛芬、复方银花解毒颗粒高剂量组(10 g·kg-1)均能抑制发热大鼠体温升高,在3 h时体温降低效果显著;造模3h后,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银花解毒颗粒低剂量组(2.5 g·kg-1)能显著降低IL-6、IL-1β水平;复方银花解毒颗粒中剂量组(5 g·kg-1)、高剂量组(10 g·kg-1)能显著降低IL-6、TNF-α含量。复方银花解毒颗粒高剂量组(10 g·kg-1)下丘脑内NF-κB、IκBα、COX2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也显著下降。结论:复方银花解毒颗粒能有效降低发热模型幼鼠的体温,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其退热机制可能与cAMP信号转导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药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文献数据库有利于深层次地揭示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提高信息资源服务水平和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本论文探讨了《江苏省地道中药材数据库》建设现状、数据库结构与开发内容以及目标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紫菀、款冬及其配伍的毒性及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紫菀、款冬水煎液单用及配伍后的毒性及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影响,探讨二者配伍关系。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口服给药后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给药量(MTD);肝损伤实验在紫菀及款冬单味药30g/kg、配伍60g/kg下连续给药15d后测定肝重系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和肝组织匀浆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通过小鼠氨水及SO2引咳、气管酚红排泌、家鸽气管纤毛运动及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实验观察药物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结果:紫菀的LD50为54.1g/kg,能够显著升高血清及肝匀浆中各项生化指标的含量和肝重系数,导致肝组织形态明显改变。款冬的最大耐受量为136g/kg。配伍后紫菀引起的肝损伤显著减轻。单味药和配伍均有减少小鼠氨水和SO2引咳次数,促进气管酚红排泌,延长气管纤毛墨汁移动距离,缓解组胺及乙酰胆碱所致气管痉挛的作用,配伍后作用更强。结论:紫菀水煎液口服有较强的急性毒性和致肝损伤作用。紫菀与款冬配伍后毒性降低,符合相畏、相杀配伍关系。紫菀及款冬配伍后能够显著提高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亦符合相须、相使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丝穗金粟兰根中的一个新倍半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丝穗金粟兰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和RP-18等多种层析柱分离手段,运用NMR和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丝穗金粟兰根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倍半萜化合物:chloranthatone(1),atractylenolactam(2),chloranthalactone C(3),atractylenolid Ⅲ(4)和shizuka-acoradienol(5)。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吉马烷型倍半萜,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完全睡眠剥夺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法(MMPM)制作小鼠完全睡眠剥夺模型,观察睡眠剥夺后小鼠脑组织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并考察五味子提取物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睡眠剥夺48h后,脑组织NO、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均升高;经五味子提取物干预后小鼠脑内各指标明显下降(P〈0.01-0.05),并趋于正常范围。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全睡眠剥夺模型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内地近5年抗抑郁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depression),通常指的是情绪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病人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念头,可危及生命。随着现代社会多种应激因素的加剧,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因而也受到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现专就抗抑郁相关文献的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近年来我国对抑郁症研究的大体状况。  相似文献   
17.
当归芍药散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被动回避条件反射实验中,当归芍药散促进正常小鼠的记忆行为;改善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及乙醇造成的多种记忆障碍;对抗D-gal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出现的记忆损害,并明显升高其脑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8.
心泰胶囊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泰胶囊(XTC)对垂体后叶素(Pit)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注射Pit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泰胶囊对模型大鼠心电图(ECG)J点位移、T波高度、PR间期、PP间期的影响。结果:心泰胶囊57.5、115.0、230.0mg/kg剂量组均可显著缓解Pit所引起的心电图J点位移、T波高度、PR间期、PP间期的改变。结论:心泰胶囊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效部位抗抑郁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考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效部位(CLMAF)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利血平拮抗、5-羟色胺酸(5-HTP)诱导甩头、慢性应激等抑郁动物模型,观察CLMAF的抗抑郁作用。结果CLMAF20,40,80mg/kg均能不同程度地缩短小鼠强迫游泳、悬尾不动时间,能拮抗高剂量利血平降低小鼠体温作用,增加5-HTP诱导小鼠甩头次数,改善慢性应激小鼠被动回避能力。结论CLMAF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聚集性检查是血液流变学的重要参数,是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一种新型手段。糖尿病(DM)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近年来有不少血液流变学检测的报道,但有关红细胞变形性和聚休性的报道还较少。我们采用国产LG—190型红细胞流变仪,以15%PVP(Polyvinyl Pyrolidone,PVP)作悬浮介质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用全血测定红细胞聚集性,在探讨了有关实验条件后建立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并用于临床患者的检测。本文检测151例DM患者和85例健康人的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并对其结果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