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通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实验,观察红景天苷对冠脉流量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红景天苷(6、12、24mg·kg^-1)能有效预防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红景天苷(1.6、2.0、2.5mg·L^-1)能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增强心肌收缩力。结论:红景天苷能显著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2.
肿瘤坏死因子-α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文章综述了TNF α的结构与生物学活性、受体的信号传递途径、临床应用、毒副作用及其突变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注射用尼莫地平脂质体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分为注射用尼莫地平脂质体(nimodipine liposomes for injection,NDLI)1.00mg/kg组、NDLI 0.50mg/kg组、NDLI 0.25mg/kg组、尼莫地平组(1.00 mg/kg)、溶媒组(10 mL/Kg)、假手术组和缺血模型组.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检测梗死灶体积、脑含水量、脑匀浆生化指标和脑组织学.结果:NDLI 1.00 mg/kg、0.50 mg/kg和0.25 mg/kg均能够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评分,缩小梗死灶体积,减少脑含水量,提高脑组织内Na+,K+-ATP酶、Ca2+-ATP酶、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乳酸和一氧化氮含量,并能改善脑组织损伤.结论:NDLI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NHBE细胞,调整其细胞的密度为每毫升含有1×104个,给予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3.3、10、30μg·mL-1)作用24 h,MTT检测细胞的活力,观察红景天苷在正常的情况下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终浓度为2μg·mL-1的LPS作用NHBE细胞6 h,诱导其损伤,然后给予红景天苷24 h,MTT检测细胞活力,收集上清液,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IL-6(白介素-6)、IL-1β(白介素-1β)、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中的蛋白NF-κB(核因子)、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结果:在正常条件下,红景天苷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活力无影响,没有损伤作用。红景天苷可明显降低培养液中IL-6、IL-1β、TNF-α的水平(P〈0.01),降低细胞中NF-κB、MAPK的表达(P〈0.01)。结论:红景天苷可以通过降低IL-6、 IL-1β、TNF-α的水平来减轻LPS诱导的NHBE细胞的损伤,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5.
急性脑缺血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缺血后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缩小脑梗死范围或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措施也未取得明显进展。根据缺血的病生过程,可以从重建血供、抗炎、神经元保护三方面进行药物干预,有些药物在临床或动物实验上显示一定疗效。文章就近年来急性脑缺血的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脑缺血后神经元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元程序性死亡(PCD)是脑缺血损伤过程中神经元死亡的一种形式,特别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脑缺血后PCD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发生的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