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临床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与获得性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因其抗菌活性很强,已成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用药物.近年来,由于亚胺培南被临床广泛应用,产生了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IRPA),据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NIS)报道,2002年1~12月重症监护病房IRPA分离率为22.3%,据国内许宏涛等最新报道,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已达到24%~40%,给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2.
染色体检查68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染色体检查对人类遗传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染色体病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33.
病理学标本中检出61例真菌感染病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调查61例真菌感染病例的菌型分布、感染部位及感染诱因,为防治真菌机会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对61例真菌感染病例的年龄、性别、原发基础疾病、感染病原真菌、感染部位、感染诱因等进行病例统计与分析. 结果 61例病例经组织化学PAS糖原染色镜检确认为真菌感染;6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原发基础疾病,均有慢性炎症史,其中鼻窦炎发病率最高(62.3%);患者均使用过广谱抗生素,种类为2~9种,使用时间最长者达>90 d;病原真菌以曲霉菌属为主(49.2%),白色念珠菌次之(26.1%). 结论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要重视真菌的检测,以早期发现、有效地控制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34.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琴  彭少华  顾剑  李从荣 《山东医药》2005,45(11):37-38
近年来,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越来越多见,临床治疗和控制难度较大。为探讨耐亚胺培南PA的临床感染现状及其耐药特征,2002~2004年,我们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1~2002年中分离的398株耐亚胺培南PA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对操作方法进行优化.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我院乳甲科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病理切片,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与免疫组化结果相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同时优化操作方法.结果:收集的4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免疫组化检测Her-2蛋白表达(+++)有6例,(++)有22例,(+)有7例,(-)有5例.其中Her-2蛋白表达(+++)的标本FISH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的符合率为100%;Her-2蛋白表达(++)的标本FISH结果有6例阳性,16例阴性,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的符合率为27.3%.Her-2蛋白表达(+)及(-)的标本FISH结果均为阴性.Her-2蛋白表达(++)及以上的标本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的符合率达到42.9%(r=0.584,P<0.01).结论:FISH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的结果与IHC检测的蛋白表达结果符合率较好,可作为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的一项新技术;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严格控制切片厚度、消化时间及变性杂交温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36.
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点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基因型特点.方法收集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微量稀释法检测细菌药敏情况,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菌,并使用对CTX-M型ESBLs基因特异的引物,pCR扩增产酶菌的ESBLs基因.结果下呼吸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25%.ESBLs阳性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远远高于ESBLs阴性菌.35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16株携带CTX-M型基因.结论该院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耐药性高,CTX-M型基因的出现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1受体基因-48A/G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1受体基因-48A/G多态性。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C,WAIS-RC)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其中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非持续错误数、算术、数字广度(顺)、数字符号及木块图得分在AA基因型和AG+GG基因型两组患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持续错误数(t=2.321,P<0.05)和数字广度(逆)(t=3.042,P<0.01)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AA基因型患者持续错误数和数字广度(逆)得分明显高于AG+GG基因型患者。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D1受体基因-48A/G多态性与持续性错误数及数字广度(逆)相关,AA基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较AG+GG基因型患者工作记忆受损更严重,但短时记忆能力要强于后者。  相似文献   
38.
徐万洲  吴青  李艳  顾剑 《安徽医药》2017,21(6):1030-1033
目的 调查湖北地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评估HPV基因分型检测在临床检测中的意义,为湖北地区宫颈癌预防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诊和体检中检测HPV病毒分型的结果,分别统计其感染率,各年龄段的感染率、感染基因型及各基因型的检出率,以及感染模式等.结果 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总人数为9 085例,感染率为21.23%(1 929/9 085),共检出27种基因型,高危型和低危型检出率分别为16.93%(1 538/9 085)和5.15%(468/9 085),HPV感染以单一型感染为主,占比高达80.97%.阳性率最高的三种基因型分别是HPV 16型(3.85%),HPV 52型(3.37%) 和 HPV 58型(2.59%),按年龄分为<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岁共5组,各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别为27.40%、22.95%、18.44%、20.54%、14.9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5,P<0.05);各年龄组中高危型占比分别为79.04%(415/525)、81.49%(559/686)、75.70%(539/712)、75.30%(250/332)、73.71%(6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P<0.05).结论 湖北地区HPV感染率为21.23%,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感染率有下降趋势,且高危型病毒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且以单一型感染为主,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杨义灿  李艳  李从荣  顾剑  汪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741-1742
目的: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间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同时产超广谱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AMS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AmpC酶用三维试验法检测.结果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31株,检出率为38-3%,检出产ESBLs+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76株,检出率为22.2%,尿液与脓液中产ESBLs+AmpC酶菌株、产ESBLs菌株检出率最高;在分科调查中,ICU病房产ESBLs菌株、产ESBLs+AmpC酶菌株检出率最高;在年龄调查中,71—80岁组产ESBLs、ESBLs+AmpC酶菌株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年龄大致呈正相关。耐药性方面,单产ESBLs+AmpC酶菌株较产ESBLs菌株呈现更复杂的多重耐药。结论:产ESBLs+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在临床上已广泛存在,多重耐药明显,临床应及时了解其耐药特点及变化趋势,以便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回顾性分析患者抗HCV与HBV-M检出情况,探讨HCV与HBV感染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比较分析196例抗HCV阳性患者与32026例抗HCV阴性患者血清HBV-M单项检出率和不同模式的检出率。结果抗HCV阳性组HBV-M检出率为73.47%;抗HCV阳性组HBsAb单阳性模式检出率低于抗HCV阴性组(P<0.05);而HBcAb单阳性模式、HBeAb和HBcAb双阳性模式、HBsAg和HBcAb双阳性模式检出率却高于抗HCV阴性组(P<0.05);抗HCV阳性组单项HBsAg、HBeAg以及HbsAb的检出率与抗HCV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项HBeAb和HBcAb阳性率却高于HCV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 HCV与HBV共感染在人群中分布面较广,共感染后存在互相干扰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HBcAb、HBeAb的产生,及对保护性HBsAb产生过程的干扰与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