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点腺过路黄正丁醇提取部分对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兰玲  孟济明  陈海生  韩星海 《中药材》2002,25(12):888-890
目的:观察点腺过路黄正丁醇提取部分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脾淋巴细胞释放IL-2的影响。方法:用极性递增的溶剂顺次萃取出全草成分,研究其中的正丁醇提取部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脾淋巴细胞释放IL-2的影响。结果:正丁醇提取部分(10-10~10-6g/ml)对脾淋巴细胞释放IL-2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点腺过路黄可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对一些炎症的病理过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肌细胞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肌炎的启动因素,而肌炎的持续与发展则与机体免疫应答异常有关.皮肌炎以体液免疫损伤为主,而多发性肌炎则以细胞免疫损伤为主.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在IIM的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室晚电位(VL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动态心电图记录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病例与方法入本院心内科CCU病房的AMI患者,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5.5岁。全部研究对象于AMI后17±4d记录24h动态  相似文献   
14.
蝮蛇抗栓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并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AS患者185例,除常规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和改善病情药物外,辅以蝮蛇抗栓酶0.5 U,1次/d,静脉滴注,21 d为1个疗程.同期15例AS患者,以丹参注射液16 ml替代蝮蛇抗栓酶作为对照组,其他治疗相同.常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并用SASS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3周治疗后,治疗组胸廓扩张度、指地距、枕墙距、下颌缘距、Schber试验结果、患者和医生对疼痛的整体评估(VAS)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问卷(HAQ)结果均有非常明显的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室指标中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G(IgG),血小板(Plt)及纤维蛋白(Fib)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除个别指标外均无明显改善.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除使女性月经期出血增加、经期延长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蝮蛇抗栓酶治疗AS可能通过抗炎作用和改善微循环而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成人Still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与病情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成人Still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与病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18例成人Still病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IL-2受体(sIL-2R)水平,以及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IgG、IgA和IgM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在病情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清CRP、IL-1β、IL-6、IL-8、TNF-α和sIL-2R水平均显著增高,而IgG、IgA、IgM水平无显著升高。经泼尼松治疗1个月后,患者体温正常、关节痛和皮疹消失,ESR和血清CRP、IL-6、TNF-α和sIL-2R水平显著下降,IL-1β和IL-8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经直线相关分析,IL-6、TNF-α和sIL-2R水平与ESR、CRP均有相关性,且与IL-6的相关系数(r=0.62,0.58)为最高。结论:成人Still病患者在病情活动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而血清IL-1β、IL-6、IL-8、TNF-α和sIL-2R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且IL-6、TNF-α和sIL-2R水平与病情活动性相关,可作为病情活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115例白塞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白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5例白塞病患者的诱因、起病类型、初发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情况。结果 白塞病多见于男性 ,好发于青壮年 ( 16~ 40岁 ) ,多为慢性起病。首发症状多为口腔溃疡 ,从首发症状到确诊所需时间较长 [( 4 .36±4.77)年 ]。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均可受累 ,但以口腔、皮肤、生殖器、眼和关节症状常见。针刺反应对本病特异性较高 ,实验室检查中无特异性辅助诊断指标。病情易反复。结论 白塞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 ,针刺反应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几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药物等刺激物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及滑膜细胞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骨关节炎患者的单层软骨细胞和膜细胞均以白细胞介素-1β、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双氯芬酸钠、多西环素和地塞松分别处理72h。应用酶谱分析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酶活性。结果 单层软骨细胞产生金属蛋白酶-9和-2,而滑膜细胞仅产生金属蛋白酶-2。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双氯芬酸钠均能显著增强金属蛋白酶-9活性,其中以白细胞介素-1β作用最强,与肿瘤坏死因子-α或双氯芬酸钠有协同作用。多西环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地塞米松均能抑制金属蛋白酶-9和-2活性,并与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地塞米松均能抑制金属蛋白酶-9和-2活性,并与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双氯芬酸钠起拮抗作用。多西环素为最强的抑制物。结论 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为破坏关节软骨的重要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则为保护因子,多西环素则可能成为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伤害性刺激对家兔海马电及动脉血压的影响;并采用侧脑室注射毒扁豆硷、阿托品及电解损毁内侧隔区等加强、抑制或阻断海马θ节律的方法,探讨伤害性刺激时海马与升压反应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1)伤害性刺激可诱发明显的海马θ节律及升压反应,两者持续时间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相关。(2)侧脑室注射阿托品后,同参数伤害性刺激诱发的海马θ节律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升压反应明显减弱(P<0.01);侧脑室注射毒扁豆硷后,海马EEG转为θ节律型式,此时同参数伤害性刺激诱发的升压反应明显加强(P<0.01)。(3)电解损毁内侧隔区后,伤害性刺激不再能诱发海马θ节律,升压反应明显减弱。 上述结果提示:伤害性刺激时,海马具有增强升压反应的作用,其过程与中枢胆硷能系统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膝关节微波辐射器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用膝关节微波辐射器进行微波热疗。1次/d,20min/次,连续治疗10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的膝关节活动痛、关节压痛度、15m行走时间、日常活动能力及患综合评估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显改善,总有效率72%。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膝关节微波辐射器可以显改善骨性关节炎患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评价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韩星海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838-283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控制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该患为强直性脊柱炎,药物治疗以柳氮磺吡啶联合氨甲蝶呤为主。维持关节功能保持良好的姿势、睡硬板床去枕仰卧维持脊柱的良好位置,坚持功能锻炼如扩胸、靠墙双手上举抬头向上、伏卧伸、游泳等全身关节功能活动对防止进一步脊柱弯曲畸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