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介绍傅汝林教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机为肝肾精亏,热毒瘀血内陷;治疗时主张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临床分期相结合。  相似文献   
22.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和开发抗肿瘤药物是一个前途广阔的新领域.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海洋放线菌、真菌和细菌)分离鉴定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这些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生物活性.本文就近几年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3.
赞成“通过研究中医理论的范畴”,“进而探讨如何促进这些概念、范畴的运动转换”,来推动中医药理论发展的有关论述,指出传统中医药理的概念、范畴体系尚不完善,主张对之进行认真整理、研究,促进“运动和转换”,从而促进“理论的发展”。对该文提出如下商榷:“理论医学”新概念的提出没有必要:“中医理论是对经验事实进行解释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个伪问题:现象不能“规范”;不必把“逻辑一致性”硬加在中医药理论上。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初诊肥胖T2DM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的影响,探讨Visfatin与T2DM发病的关系和药物的治疗机制。方法80例T2DM患者在运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各40例,吡格列酮组每日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30mg,二甲双胍组每日早晚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mg,疗程为16周。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后空腹血清visfatin、IR、TG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P分别为〈0.01,〈0.05,〈0.05),B细胞功能有改善(P〈0.05)。二甲双胍组血清Visfatin、TG无明显改变(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吡格列酮组的Visfatin、IR、TG降低明显,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0.05),但二甲双胍组的BMI较吡格列酮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初诊的肥胖T2DM患者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而且吡格列酮在有效降糖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Visfatin的水平,提示吡格列酮通过下调Visfatin水平而在T2DM的发病机理中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5.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和开发抗肿瘤药物是一个前途广阔的新领域.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海洋放线菌、真菌和细菌)分离鉴定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这些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生物活性.本文就近几年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8例机器人辅助3D打印PEEK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机器人辅助3D打印PEEK血管外支架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90±10)min,手术出血量为(40±10)ml,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医护配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CT示左肾静脉支架位置无移位,疾病相关症状恢复良好.?结论:新技术的开展促使了手术配合模式的转变,给护理团队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的术前准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熟练的技能配合,以及合理的空间、时间管理是手术安全、顺利、有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7.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和开发抗肿瘤药物是一个前途广阔的新领域.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海洋放线菌、真菌和细菌)分离鉴定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这些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生物活性.本文就近几年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8.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相当常见,病情复杂,往往是结石、胆管狭窄、肝实质病变三者共存并互相影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其术后的“三高”:即残石率高、再次手术率高、结石复发率高;其反复发作的胆道感染,术后胆道狭窄,胆道再生结石等并发症;加之可能演变为胆管癌。故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一直是肝胆外科医生关注的焦点。左肝内胆管结石行左半肝切除作为主要手术方式,以成为标准术式”。我院自2001年4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103例,其中26例行左肝叶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加味二至丸对缺铁性贫血模型大鼠复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味二至丸对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IDA大鼠模型)的复健实验,表明它能提高IDA大鼠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降低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PEP)的作用,对缺铁性贫血模型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配合铁剂使用可以减少铁剂用量。  相似文献   
30.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和开发抗肿瘤药物是一个前途广阔的新领域.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海洋放线菌、真菌和细菌)分离鉴定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这些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生物活性.本文就近几年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