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9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79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100篇
内科学   420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226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1421篇
预防医学   514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611篇
  3篇
中国医学   526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GADAb、ICA和IAA联合检测与LADA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联合检测GADAb、ICA和IAA。早期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 ) ,以保护胰岛 β细胞功能。方法 初次临床诊断的 2型糖尿病 (2 -DM ) 13 0例 ,正常对照组 5 0例分别用酶免法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 (ICA) ,用放免法测定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空腹及餐后 2小时胰岛素、C -P ,另予每例测身高和体重 ,计算BMI。结果 DM组抗体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与肥胖及超重组 (BMI >2 3kg/m2 )相比 ,非肥胖组 (BMI≤2 3kg/m2 )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 ,抗体阳性组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于阴性组。结论 临床初步诊断的 2 -DM者胰岛 β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测 ,有助于LADA的早期诊断和其 β细胞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神经调节素1β(neuregulin1β,NRG1β)对实验性老年痴呆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21β(IL-21β)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30只,经左侧脑室微量注射淀粉样蛋白β1-40(Aβ1-40)建立实验性痴呆模型,经右侧脑室注射NRG1β干预治疗,Y型电迷宫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原位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21β表达。结果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认知能力明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神经细胞IL-21β蛋白表达增强(P〈0.05)。经NRG1β治疗后,治疗组大鼠较模型组认知能力显著改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神经细胞IL-21β表达减弱(P〈0.05)。结论 NRG1β可能下调IL-21β表达,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改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组:水合氯醛+脑I-R组(A组)、水合氯醛+脑I-R+电针组(B组)、丙泊酚+脑I-R组(C组)、丙泊酚+脑I-R+电针组(D组)、假手术组(E组),每组8只。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于再灌注开始后,B组和D组电针百会命门和足三里穴20 min。在缺血后24 h,测定脑组织中的SOD和IL-1β含量变化。结果 I-R 24 h后,与A组比较,B组和D组大鼠脑组织中的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C组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D组IL-1β含量亦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大鼠脑组织中的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E组比较,A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的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使脑I-R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的SOD含量明显增加,而丙泊酚可以显著降低IL-1β含量。丙泊酚麻醉下电针可通过影响SODI、L-1β明显减轻大鼠脑I-R损伤。  相似文献   
994.
曾琛  陈燕  单连华 《肿瘤药学》2011,(6):505-507
目的提取乌骨藤中抗肿瘤成分,探讨其对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设计乌骨藤提取物浓度梯度、时间梯度干扰K562细胞增殖,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增殖抑制率。结果随着浓度和时间梯度的递增,K562细胞增殖速度及细胞形态受到了明显的影响。结论乌骨藤提取物对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陈燕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5):1290-1292
目的探讨黄石市黄石港区疾病监测系统居民健康水平和死亡结构特点,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常住居民2009年的人口、出生和死亡资料,采用国际通用ICD-10死因编码,运用Deathreg 2005死因统计分析等软件进行计算及统计分析。结果监测人群为170407人,男女性别比为1.0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6(。婴儿死亡率7.98‰。平均期望寿命是74.95岁,女性高于男性。报告死亡率5.59‰,危害人群的主要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人群平均期望寿命高于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慢性病是威胁黄石市黄石港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损伤和中毒是造成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建立羌活药材中紫花前胡苷的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薄层鉴别法对羌活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花前胡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Synergi 4u Hydro-RP C18(1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 rnl·min-1,检测波长为335 nm,柱温为35℃.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各批羌活药材TLC色谱中均能检出紫花前胡苷.紫花前胡苷在0.009 0~0.179 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1.67%(n=6).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97.
626例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学及抗生素耐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亚太传统医药》2011,7(7):177-178
目的:对我院2009—2010年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学鉴定以及引起耐药菌株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方法:对626例肺炎患儿送检的痰标本812份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并对两年的药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12份标本中,检出228株细菌,总检出率为28.1%,革兰阴性(G-)菌127例,占55.7%,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革兰阳性(G+)菌101例,占44.3%,主要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甚至部分三代头孢等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第四代头饱有一定耐药性,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细菌性肺炎耐药性病原菌逐年增高,2009年对抗生素药物敏感率明显高于2010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的耐药性随着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应重视病原学诊断,根据本地区的病原菌流行情况及耐药规律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8.
社区居民对中医康复措施的需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1],在社区康复中采取哪些措施做好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康复护理是必须要考虑的。中医药在诊治疾病、保护人群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指出"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综合、便捷、低廉、持续的特点,治疗的病种以慢性病、老年病为主,  相似文献   
999.
中医学现代研究进行了60余年,但还未解决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学问题,缺少适用方法是一个关键所在。作者从"脏气法时"研究谈起,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多数研究忽视了"脏气法时"思想的"脏-时对应"这一重要特征。提出四时脉及其参数是研究"脏气法时"的有效途径,并以日节律研究为例,说明寸口脉及其特征参数是开展中医学现代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正常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经历的连续动态过程,分为G1,S,G2和M期[1],其中,G1,S,G2期为间期,M期为有丝分裂期。在G1期,细胞为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Deoxyribo—nucleicacid)的合成作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