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目的:探讨身体健康风险感知与心理健康风险感知在过度劳动与离职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健康意识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过度劳动评定量表、健康风险感知问卷、离职意向问卷和健康意识量表对584名在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17份。结果:(1)心理健康风险感知在过度劳动和离职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2)健康意识正向调节身体健康风险感知对离职意向的影响。结论:心理健康风险感知在过度劳动与离职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健康意识调节了身体健康风险感知与离职意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2.
目的分析男性矽肺伴肺心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0月,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及门诊男性单纯矽肺患者38例(矽肺组), 矽肺伴肺心病患者28例(肺心病组), 以及同年龄段健康对照27人(对照组)资料。比较三组人群血清CA125水平, 分析矽肺伴肺心病患者疾病相关指标与血清CA125相关性, 以及矽肺患者肺心病和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肺心病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19.95±7.52)IU/ml]高于矽肺组[(12.98±6.35)IU/ml]和对照组[(9.17±5.32)IU/ml](P<0.05), 矽肺组和对照组血清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伴肺心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和血尿酸、空腹血糖均呈正相关(r=0.39、0.46, P<0.05)。血清CA125水平是矽肺患者伴肺心病的危险因素(OR=1.13, 95%CI:1.02~1.24, P<0.05)。矽肺患者的接尘时间、乳酸脱氢酶、吸烟史与血清CA125水平均呈正向关联(P&l...  相似文献   
453.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2D-STI)技术评价预激综合征(WPWS)患儿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室功能及室壁运动情况,旨在提高对WPWS及其对心肌功能影响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50例WPWS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另选择同期5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每例受试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值与A峰值比(E/A)、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心肌各节段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及最大达峰时间差(MPTD)。对照组与WPWS组不同时间点之间各参数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WPWS组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周和3个月)各参数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WPWS组术前LVEDV、PSD及MPTD增大,LVEF、E/A及GLS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WPWS患儿经首次射频消融术治疗,其中46例术中监测心腔内心电图恢复正常,表明取得手术成功。术后一周:LVEDV、PSD...  相似文献   
454.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 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经 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采用负性认知加工 偏向问卷(NCPBQ)评估负性认知偏向严重程度,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跟踪测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 察组Barthel指数轻度以下患者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 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治疗前NCPB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NCPBQ评分4项参数值低于 对照组(P <0.05)。观察组1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对照 组头晕2例,恶心1例、口干1例,嗜睡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6/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可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负性认 知偏向,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