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81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51.
目的:探讨奈达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7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奈达铂每周化疗同步放疗(同步组)23例和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24例,两组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剂量60~66Gy。同步组奈达铂30mg/m2,每周1次,连续6周。结果:同步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9例,有效率91.3%,单放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0例,有效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2~3度白细胞下降60.9%,明显高于单放组的20.8%(P<0.05),同步组2度血小板下降5例,单放组无2度血小板下降病例。同步组和单放组2~3度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8%,41.7%)。结论:奈达铂每周化疗同步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骨髓抑制加重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以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27例.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1 000 mg/m2,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第1~14天;21 d为一周期.每例患者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 完全缓解(CR)2例(7.4%),部分缓解(PR)13例(48.2%),稳定(SD)7例(25.9%),进展(PD)5例(18.5%),总有效率(CR+PR)55.6%,肿瘤进展时间2~17个月,中位时间为6个月,1年生存率63.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仅为14.8%.所有毒性均可耐受.结论 多西紫杉醇和卡培他滨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有效率较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可耐受,可做为使用蒽环类后耐药乳腺癌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由于电视辅助胸腔手术(VAT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已基本取代了开胸手术。我院白2006年7月-2009年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2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应用较多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一种合适的手术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手术方式。我院自2004年至今,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各型腹股沟疝3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肺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的保护效果。方法 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单纯热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IR group)阻断左肺门1 h后,开放左肺门再灌注2 h,取左肺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后,处死大鼠。左肺上段测湿干比(Wet/Dry Ratio,W/D),中段做组织切片,下段检测MPO浓度;乌司他丁常规剂量组(ulinastatin conventional dose group,UC group)阻断左肺门前,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10 000 IU/kg,其余程序同IR组;乌司他丁大剂量组(ulinastatin high-dose group,UH group)阻断左肺门前,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20 000 IU/kg,其余程序同IR组。结果 IR组与UH组比较,血气分析中肺静脉血的氧分压(PO2)与W/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9.5±18.3)mmHg vs.(128.5±17.7)mmHg,(5.30±0.13)vs.(5.08±0.25),P<0.05];MPO浓度检测结果,IR组、UC组与UH每两组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57.36±10.51)ng/mL,(45.74±8.13)ng/mL与(28.30±6.28)ng/mL,P<0.05];组织切片可见IR组较UC组和UH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结论 乌司他丁对大鼠肺脏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存在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钛板固定系统在胸骨横断切口中与传统钢丝固定的区别。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9例胸骨横断切口行胸腺和胸腺瘤切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钢丝缝合胸骨120例(钢丝组),应用钛板固定系统129例(钛板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胸骨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短期(1周内):(1)钛板组患者的胸骨稳定性明显优于钢丝组(P<0.01);(2)钛板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为3.79±1.31,低于钢丝组的4.48±1.43 (P<0.01);(3)钛板组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78±0.79)天,早于钢丝组的(3.59±0.89)天(P<0.01);(4)两组间的表面伤口延期愈合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长期(6周以上):钛板组的胸骨愈合率优于钢丝组(P<0.05)。结论 钛板固定系统对胸骨断端的固定呈高强度三维固定。在胸骨横断的手术患者中使用钛板固定系统能有效提高术后患者的胸骨稳定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增强患者活动能力,降低远期胸骨不愈发生率,较传统钢丝固定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7.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后路分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侧后凸重度畸形的后路分期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8年2月共收治19例侧凸或后凸Cobb角大于100°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男5例,女14例,年龄10~18岁,平均13.7±2.5岁.术前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为123.6°±26.3°(100°~169°),胸腰段矢状位后凸角平均为96.1°±30.0°(58°~145°).均采用后路分期两次手术进行矫形.第一次手术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内撑开技术,使侧凸得到约50%的矫正,3~12个月后再进行后路的松解、截骨和第二次矫形,并行剃刀背切除和植骨融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两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后无并发症,第二次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气胸、应激性溃疡、肠系膜E动脉综合征各1例,无严重并发症如脊髓损伤、呼吸衰竭等出现.第二次术后冠状面主弯Cobb角为45.6°±6.1°(35°~55°),胸腰段后凸为38.2°±10.0°(25°~56°).患者躯干和双肩的失平衡均得到显著改善.随访1年,2例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侧弯矫正无明显丢失,无脱钩、断棒.结论:对于严重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矫形分2期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58.
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对48例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痔出血施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并对止血效果进行随访观察评估,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25~75岁,Ⅱ度痔26例,Ⅲ度痔14例,Ⅳ度痔8例,48例患者常规行肠镜检查排除肠道疾患,行肛门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为内痔出血,痔核明显隆起,部分黏膜糜烂,所有病例有药物治疗病史,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颈动脉灌注消栓灵、灯盏花联合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治疗组)55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49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检查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灌注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达到补气、活血化瘀的效果,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脑缺血半暗带区的供血状态,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对不同性别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74例,分为女性组(36例)和男性组(38例),应用吉非替尼进行单药治疗,口服剂量为250 mg/d。分析两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女性组和男性组的总有效率(47.2%vs 26.3%,P=0.062)以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9个月vs 5.7个月,P=0.0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中女性腺癌患者的有效率(53.8%)与以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1个月)明显优于男性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为皮疹和腹泻。结论:对于晚期NSCLC患者,在无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情况下,合理选择优势人群,应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疗效较高,能有助于提高NSCLC临床个体化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