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生物学技术的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管状骨干骺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1999年4月~2001年10月,采用经皮微创生物学技术的钢板内固定治疗68例股骨或胫骨干骺部粉碎骨折的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诊,平均时间为10个月。65例术后X线检查显示复位和内固定位置满意,侧方成角8°1例,患肢缩短2cm2例。68例骨折全部愈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优56例,良10例,可2例。无深部感染、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经皮微创生物学技术的钢板内固定治疗长管状骨干骺部粉碎性骨折,可以达到医源性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和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本文报告医源性输尿管损伤48例,其中妇产科手术损伤27例,泌尿外科手术损伤9例,直肠癌手术损伤11例,输尿管插管穿孔1例。讨论了输尿管损伤的诊断、预防及处理。术中发现输尿管损伤,应立即适当处理。术后诊断为输尿管损伤,治疗视病人情况采用输尿管端端吻合术,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回肠代输尿管术或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63.
男,19岁。自出生后即发现左足拇趾及第二趾畸形,并随年龄增大而增大,致不能穿鞋,行走不便,活动受限。 体格检查:左足拇趾及第二趾骨见增长增大,各趾节软组织呈鼓锤状,大小为4.8×5Cm,表面质软。无红、肿、热、溃烂症状。受压后稍有麻木感。第3~5趾趾端向内下屈曲。 X线检查:左足拇趾及第二趾骨各节骨骼见有普遍性增长、增大征象,大小为1.2×2Cm,未节趾骨远端见巨大畸形改变;骨质密度均匀,骨小梁分布结构清晰,  相似文献   
64.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索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脑代偿形式和机制。方法:选择2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患者组,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8~75岁,平均54.1岁;进行fMRI检查时间最短为发病2周,最长为60个月。同时选择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fMRI检查,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5~69岁,平均48.6岁。结果:对照组双侧手分别运动时,均在对侧SM1区产生激活,12例右手运动时激活同侧SM1区(12/15),6例左手运动时激活同侧SM1区(6/7)。SM1激活区呈斑片状或不规则状高信号。各非主要运动区亦有一定比例的激活。患者组均在对侧SM1区产生激活,同侧SM1区则有22例产生激活,激活体积多数以对侧较大,LI值为正值。右侧患手对侧SM1活平均体积及LI与正常组相近,同侧SM1均激活体积大于正常组,LI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患手的双侧SM1均激活体积及LI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M、SMA、CMA激活的出现率有不同程度增高,以对侧明显。结论:卒中后处于康复进程中者,患手对侧SM1积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同侧SM1有代偿现象。双侧的PM、SMA和CMA也有代偿表现。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综合疗法在湿热蕴结型急性胃肠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急性胃肠炎(湿热蕴结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治疗组采取综合疗法(藿香正气滴丸+腹可安片+艾灸+穴位注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湿热蕴结型急性胃肠炎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加以治疗,疗效甚佳,安全性高。综合疗法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66.
脊柱侧弯板棍系统的体外生物力学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试脊柱侧弯板棍系统 (PRSS)内固定后脊柱标本的刚度及其钉钩的拔出力 ,并根据与完整脊柱刚度的比较来评估根据该内固定系统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 12节段猪脊柱标本 12具 ,测定其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时的刚度 ;再切除前方的椎间盘和后方的小关节使脊柱失稳 ,重复各向运动刚度测试 ;然后使用PRSS在失稳脊柱标本上进行内固定 ,再重复各向运动刚度测试。通过自身对照比较了解PRSS内固定后脊柱的刚度 ;选择单节段猪胸椎标本 6个及腰椎标本 7个 ,分别拧入PRSS钉钩后进行拔出力测试。结果 在猪脊柱标本前屈、后伸、旋转及侧屈活动的刚度测试中 ,与完整脊柱的刚度相比 ,失稳脊柱各向运动的刚度均明显减小 (P <0 .0 5 ) ,而PRSS内固定后脊柱各向运动的刚度均明显高于完整脊柱 (P <0 .0 5 )。在猪脊椎标本上 ,PRSS胸椎钉钩的拔出力为 (5 46 .0 4± 142 .94)N ,腰椎钉钩的拔出力为 (90 8.5 0± 2 13.0 9)N ,胸椎钉钩的拔出力明显小于腰椎钉钩的拔出力 (P <0 .0 5 )。结论 PRSS内固定术后脊柱的刚度高于完整脊柱 ,其钉钩可提供一定的提拉力。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观察1mL注射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4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OVCF患者,均采用PVP治疗,术中用1mL注射器代替螺旋加压推注器,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6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评分、脊柱后凸角、伤椎椎体中部高度的变化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天、术后6月、术后12月的VAS评分、ODI评分、脊柱后凸角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伤椎椎体中部高度则显著升高(P0.05);中位胸椎穿刺骨水泥灌注量为1.70±0.50mL,下位胸椎穿刺骨水泥灌注量为3.1±0.6mL;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患者均为单纯下位胸椎椎体上缘盘内渗漏。结论:在PVP治疗中位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中,采用1mL注射器比螺旋加压器更容易控制骨水泥的推注量,具有操作简单、治疗费用减半、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MRI观察针灸后效应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针灸后效应对脑部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 选择12名健康志愿者,以双侧后扣带回作为种子点,分别在针刺足三里前、拔针后25 min对其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分析针刺前后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 针刺后,与后扣带回存在脑功能连接的脑区除包含针刺前所见到脑区外,还出现一些新增区域,包括左侧旁中央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等,且针刺后原有的大部分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明显增强.结论 针灸后效应可增强健康志愿者脑部功能连接.  相似文献   
70.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评价针刺足三里穴后效应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研究针刺足三里穴后引起静息态脑功能活动的时间变化规律,探讨针刺后效应.方法 对17名健康志愿者,采集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拔针后的第10、25、45和60 min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利用REST软件计算低频振幅(ALFF),然后用SPM5与针刺前相应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得到拔针后上述4个时间点相对于针刺前脑区ALFF的变化及其趋势.结果 针刺足三里穴拔针后引起了脑部ALFF变化,拔针后第10和第25 min ALFF显著增高脑区数量最多,主要包括双侧枕叶、双侧颞中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小脑后叶、右侧扣带前回及右侧扣带后回等;拔针后第45和第60 min ALFF显著增高脑区逐渐减少,主要包括双侧枕叶、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顶上小叶及右侧扣带后回等.结论 针刺后效应对静息态脑网络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拔针后第10和25 min为针刺后效应重要时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