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61.
骨钙素 (osteocalin)也叫γ -羧基谷氨酸蛋白 ,是代表骨代谢瞬间变化的一种灵敏、特异、准确而简便的生化指标。血清骨钙素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已广泛用于骨病、骨代谢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断、预后观察及基础研究中 ,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骨钙素亦被引入到口腔医学研究领域 ,用来反映牙槽骨的变化。本文就骨钙素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与牙槽骨吸收和牙槽骨形成的关系作一综述。1 骨钙素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骨钙素主要存在于骨组织和牙本质中 ,约占骨总蛋白含量的 1~ 2 %。它是矿化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的非胶原蛋白 ,分子量…  相似文献   
62.
介入栓塞术和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D腔疾病,尤其是对于颌面部范围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由于其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特殊性,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随着荧光屏监视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术(TCAE)的临床推广应用,为该病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单纯栓塞疗法由于栓子的大小或性质不同,可造成栓塞不全或倒支循环建立。因此,我们从1997年开始采用介入栓塞术结合平阳霉素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共5例,追踪随访2年,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三资料来源我院1997年住院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2~61(平均31)…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推荐一种穿龈式非翻瓣微创种植术式,更好地普及和推广种植技术。方法:30例(30枚种植体)随机分为穿龈式非翻瓣组(穿龈组)和环切法非翻瓣组(环切组)。穿龈组:黏骨膜刻度探针测量种植区软组织厚度,结合CBCT或口腔全景片了解牙槽骨厚度。在获得软硬组织测量数据后,采用有刻度标识的先锋钻制备种植窝洞,常规扩孔后植入种植体,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窝洞,派利奥缓释剂封闭种植创口。一期法手术,无需缝合和拆线。环切组:环切刀切除种植区黏骨膜组织,其余步骤同穿龈组。结果:穿龈组术后创口无出血、无水肿、无感染,多数患者勿需口服抗菌药物。无1例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结论:穿龈式非翻瓣手术适用于牙间距较小的小直径种植体。该术式简单易行,术后反应小。经过15年随访,无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x线检查显示全部病例均有良好的骨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收集临床常用的口腔修复材料在磁共振中的影像数据,分析其伪影对磁共振检查和诊断的影响.方法:3名分别携带有纯钛种植体,钴铬桩冠烤瓷牙冠以及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患者行磁共振扫描,磁共振仪磁场强度为1.5 T,采用FSE-T1WI序列,观察和分析伪影图像,评估口腔修复材料对磁共振诊断的影响. 结果:3种口腔修复体在磁共振扫描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伪影,钴铬修复体产生的伪影面积较大,纯钛修复体其次. 伪影图像呈圆形或椭圆形,沿修复体边缘向周围扩散,相关区域部分图像扭曲变形,且在钴铬及纯钛修复体伪影周围产生高亮度线圈样影像;二氧化锆全瓷冠伪影面积最小,仅对其周围骨组织成像有一定影响. 结论:不同材质口腔修复体在磁共振扫描中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伪影,但其波及范围有限,对较远处组织成像无明显干扰.在不摘除固定修复体的同时,患者可安全接受磁共振检查.  相似文献   
65.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措施和注意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适应证和治疗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61例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57例,成功率93.4%.中转手术治疗4例。中转原因与过早下床活动、合并其他脏器伤、高龄同时伴有高血压病、CT检查Buntain分型Ⅲ型脾损伤有关.成功病例平均住院20d,47例获得门诊随访6.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取患者置入ICU严密监护,绝对卧床休息1.2周,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和红血球压积,动态床边B超检查,病情许可下作CT增强检查等措施,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在基层医院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螺旋CT在义齿种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7.
螺旋CT在上下颌骨人工牙种植区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人工牙前检查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螺旋CT对38例患者的俩骨种植区进行扫描,通过相应的牙科扫描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获得种植区的冠状面、状面、轴面图像。结果 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种植区颌骨的外形及其内部的重要解剖结构,并能利用其图像上的标尺精确测量种植区的骨量,为人工牙种植手术方案的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68.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10例口腔鳞癌和4例口腔粘膜不典型增生标生,进行了P53蛋白质测定。结果显示:80%的鳞癌标本和25%的不典型增生组织,出现P53阳性细胞,本实验提示P53畸变与口腔鳞癌的早期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69.
种植义齿在后牙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种植义齿用于后牙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后牙游离端缺失采用种植义齿修复的46例共106个种植体。结果:临床观察6—48月,成功率95%,修复效果良好。结论: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可避免对余留牙的破坏,义齿稳固性好、舒适、无异物感、咀嚼效率高,具有固定和可摘局部义齿无法比拟的优点,应为游离端缺失患者首选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