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PCR技术和核酸电泳方法,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和其它类型良恶性肿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c-myc和p53阳性率分别为50%(10/20)和25%(5/20,均远低于涎腺恶性肿瘤阳性率100%(3/3),提示c-myc表达与涎腺上皮细胞增殖速度加快有关,其表达率升高,与细胞癌变有密切联系。p53阳性表达率,虽在恶性肿瘤较高,但仅为判断细胞分化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关于腮腺肿瘤与HPV关系,15例多形性腺瘤和3例腮腺癌中,HPV6.11均为阴性,HPV16.18阳性反应各为1例(1/5和1/3),远远低于HPV16.18在口腔肿瘤中的感染率,考虑到腮腺与口腔组织所处环境差异(后者易受烟草刺激),HPV16.18的致癌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32.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脱钙冻干骨移植物 (DFDBA)在种植体周骨缺损的诱导成骨活性以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 )和钛膜对DFDBA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 :犬股骨植入种植体周围 ,制造 4mm× 3mm× 3mm骨缺损 ,分别采用DFDBA、DFDBA rhBMP -2和DFDBA 钛膜三种不同方法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 ,术后 4、8、12周 ,组织学观察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三组实验动物中 ,植骨创均愈合良好 ,种植体无松动 ,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①DFDBA组 :术后 4周即有新生骨小梁形成 ,术后 12周修复骨缺损 ,但新骨组织与宿主骨之间仍见明显分界 ;②DFDBA rhBMP -2组 :成骨过程较早 ,术后 4周即有较多新生骨组织出现 ,术后 8周 ,成骨细胞较为丰富 ,术后 12周新骨组织与宿主骨完全融合 ;③DFDBA 钛膜 :术后 4周即见新生骨小梁沿钛膜生长 ,至术后 12周 ,完全覆盖骨缺损。结论 :DFDBA具有良好的骨诱导和骨引导作用 ,可用于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 ;rhBMP -2复合DFDBA ,可增强骨诱导作用 ,加速成骨过程 ;钛膜有助于维持骨再生空间 ,阻隔软组织长入 ,引导新骨生长 ,缩短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3.
目的:对HIV感染者口腔黏膜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进行研究,并对比其中女性宫颈的感染状况,了解湖北地区HIV感染者口腔内HPV感染的流行和分布,证实HPV与HIV之间及相关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40例自愿接受检查的HIV感染者的一般情况,检测其CD4+T细胞计数,并对受检者中的女性进行宫颈检测,使用PCR方法检测口腔及宫颈处HPV亚型,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例(2.5%)患者检测出口腔HPV52型,10例女性患者(38.5%)在宫颈黏膜样本中检测出HPV感染,且有2例同时检测出2种以上HPV基因型。结论:HIV感染者口腔内HPV感染率远低于宫颈黏膜HPV感染率,两区域间HPV感染状况没有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34.
十堰地区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十堰地区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325例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模型,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指数值及Bolton指数不调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Bolton指数及全牙弓Bolton指数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安氏Ⅰ类错(牙合)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及安氏Ⅱ类2分类,安氏Ⅲ类错(牙合)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病例的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正畸治疗前进行Bolton指数分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5.
釉质酸蚀后牙齿横断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用37%磷酸凝胶以不同酸蚀时间处理后的牙釉质在牙齿横断面上的形态改变。方法:选取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上颌第一前磨牙30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分别用37%磷酸凝胶,以15s、30s、60s时间对颊面进行处理。用扫描电镜对牙齿横断面上釉质形态改变进行观察,并对改变的深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不同时间酸蚀后的釉质均表现为沿釉柱方向的溶解,但各组的溶解程度不同,15s组表现为间断的,深浅不一的溶解,30s组和60s组则表现为连续的、较均匀一致的溶解。在60s内,平均酸蚀深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加深。结论:釉质酸蚀后在牙齿横断面上的形态表现较为单一。15s组比30s组和60s组的溶解形态出现的密度低。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Axiom覫2.8 mm窄种植体用于小缺牙间隙微创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10例患者的10个<5 mm缺牙间隙以微创术式植入10枚Axiom覫2.8 mm窄种植体,6个月后进行固定义齿修复。随访所有病例的临床效果和全景X线曲面断层影像学检查。结果:10枚窄种植体植入6个月时,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种植体牙槽骨嵴平均吸收量0.20 mm,无种植体周围炎及种植体周围黏膜炎,修复义齿与邻牙间龈乳头充盈,所有患者感觉咀嚼有力,对其修复效果满意。无种植体松动、脱落病例。结论:小于5mm缺牙间隙采用Axiom覫2.8 mm窄种植体微创种植修复后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与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