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牙龈卟啉菌内毒素(Pg-LPS)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PDLC)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及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分离PDLC,对照组为仅含1%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溶液和Pg-LPS.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酶联免疫、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观察Pg-LPS对PDLC的ALP活性及其表达的影响. 结果 在25 μg/mL的Pg-LPS作用下,PDLC的ALP活性及其表达明显减低,加入一定浓度的氧化苦参碱溶液后,PDLC的ALP活性及其表达有一定程度恢复. 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减轻Pg-LPS对PDLC的破坏,对Pg-LPS抑制PDLC的ALP活性及其表达的现象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和优化水提野蔷薇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野蔷薇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方法:用水提法提取野蔷薇根多糖,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提取工艺。利用三氯乙酸法除去多糖中的蛋白质,并对该多糖进行初步纯化。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90℃,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野蔷薇根多糖得率达到最大,为(0.561±0.023)%。经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该提取物具有糖的特征吸收峰。结论:研究建立的水法提取野蔷薇根多糖优化工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用于野蔷薇根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广东省心血管专业护士的压力知觉及应对方式现状,为制定调节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管理方案提供借鉴。方法 2021年4—5月对广东省21家综合医院346名心血管专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46名心血管专业护士压力知觉得分为(41.15±5.57)分,处于较高水平,一般人口学资料对压力知觉(失控感、紧张感及压力知觉总分)及压力应对得分均无影响(均P>0.05);压力应对各分量表得分中解决问题,求助分数较低,得分[M(P25,P75)]分别为0.83(0.75,0.91)、0.70(0.60,0.90)分;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责的分数较高,分别为0.50(0.30,0.60)、0.50(0.40,0.60)、0.40(0.20,0.60)和0.20(0.1,0.4)分;紧张感与解决方式、求助成熟型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与退避、幻想、自责等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失控感与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责等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与解决方式、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均P<0.01)关系。整体而言压力知觉与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  相似文献   
104.
中晚期食管癌支架治疗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食管癌支架治疗的因素.方法:对1996年8月~2000年7月收住我科的73例不可切除或拒绝手术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合并严重狭窄患者,用Savary探条扩张器将狭窄部位扩张至12.8mm,再经内镜观察,准确测定病变部位和长度,从而选择合适的支架,经引导钢丝置入自膨式支架.术后辅以内放疗或热疗.结果:73例癌性狭窄患者中,42例术前未经外放射等任何治疗,术中支架均一次顺利成功置入,成功率为100%(42/42).术后并发症少.而术前已行外放射治疗的31例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为29%(9/3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主要的并发症有:术后大出血,持续严重胸痛,食管气管漏,支架扩张不良和支架移位再狭窄.已行外放射治疗组的支架置入成功率明显低于未放射组(P<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外放射治疗明显降低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的成功率,而增加术后并发症.建议对中晚期食管癌合并狭窄患者的治疗,可先行支架置入,以提高患者对放射治疗或热疗的敏感性与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内皮抑素(endostat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非侵袭性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PTTG,endostatin和bF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侵袭性腺瘤较非侵袭性腺瘤PTTG和bFGF mRNA表达明显增高 (均P< 0.01)。侵袭性腺瘤较非侵袭性腺瘤endostat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发生可能与PTTG和bFGF表达增高及endostatin表达下调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TTG高表达后改变了肿瘤血管的生成与抑制之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经导管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监护室13例经导管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采用图片、录像、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方法通过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卧位排便指导、康复指导等综合健康教育,收到较好效果,消除了患者术前的紧张心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究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检验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福州市第八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50名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两组均接受血脂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胆固醇(5.85±1.64)mmoL/L、三酰甘油(2.15±0.6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4±0.77)mmoL/L均高于对照组[(3.65±1.06)、(1.22±0.33)、(2.22±0.8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6、8.805、10.053,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26±0.2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98±0.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16,P<0.05);总胆固醇异常率84.00%、三酰甘油异常率88.0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72.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64.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14、78.571、56.250、47.059,P<0.05)。观察组中有血管...  相似文献   
108.
卵巢粒层细胞瘤(GCT)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较大,甚至导致女性不孕,GCT在卵巢肿瘤中占比较低,最高可达5%[1].本病根据患者年龄可分为成年型和幼年型,已知病因包括血清中相关激素变化、环境及饮食等因素[2],但仍有很多致病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索.在相关报道[3]中提到,遗传学机制可能与GCT的发生、发展有关,但目前已知的遗传...  相似文献   
109.
宫颈微偏腺癌(MDA)是一种原发于宫颈的特殊类型腺癌,发病率较低。虽然肿瘤细胞分化很好,但是该种肿瘤患者预后极差。由于缺乏恶性细胞学特征,细胞学检查(TCT)几乎无法做出诊断;且由于活检组织标本较小、腺体形态及结构均类似于正常宫颈腺体,活检病理检查也极易漏诊。近年来多项免疫组化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MDA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本文对这些免疫组化指标在宫颈微偏腺癌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针对我国自主生产的某型伽玛刀,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蒙特卡罗算法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伽玛刀剂量场特性进行研究。 方法 利用蒙特卡罗核粒子输运程序建立伽玛刀的蒙特卡罗算法模型,并用实验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 离轴比: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随着准直器孔径的减小,顶部剂量率平台随之减小,半影区也有减小的趋势但不明显;等剂量曲线:旋转轴垂直平面上的剂量梯度最小。 结论 (1)所建立蒙特卡罗算法模型是准确有效的;(2)在制定治疗计划时,需要考虑到肿瘤和体表距离、肿瘤大小、形状以及射野不均匀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