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百合知母汤及其组方药味进行了研究。方法实验测试了单味药百合、知母及百合知母汤剂的红外光谱。结果在百合知母汤剂中保留了百合、知母单味药汤剂中的某些吸收峰,如百合知母汤光谱2933 cm-1和1059 cm-1处等;百合、知母单味药光谱中的某些吸收峰并未在百合知母汤光谱中出现,如百合光谱1724 cm-1和知母光谱1453 cm-1等;在百合知母汤剂光谱中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如百合知母汤光谱1871 cm-1和1522 cm-1处等。同时,因吸收峰位置的改变,说明各基团在百合、知母和百合知母汤中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或汤剂中化学物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结论百合知母汤及其组方药味的红外谱图特征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根据对特征峰的指认和归属,可初步揭示百合知母汤及其组方药味的红外光谱差异;单味药的特征峰在百合知母汤中得到较好的显示,该方法可以用于百合知母汤的宏观质量控制,也为探索方剂的配伍规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肉制品中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克仑特罗的色谱分离条件和前处理方法。方法:采用HLB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提纯和富集,反相C18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CH3OH∶NaH2PO4(0.1%甲酸)(40∶60),流速0.8 ml/min,DAD检测波长为243 nm,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26 nm,发射波长为306 nm。结果:用本方法检测,能很好的分离三种物质。本方法相关系数可达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0.75%~2.01%,回收率在90%~110%之间。结论:本法可同时测定肉制品中的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克仑特罗,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23.
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伟  秦昆明  徐雪松  陈丹妮  王彬  蔡宝昌 《中草药》2014,45(21):3041-3047
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指纹图谱技术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质量的质控模式,但是如何实现中药指纹图谱数据的快速匹配、检索、识别和鉴定功能是指纹图谱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和建立,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有助于加快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程。主要从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研究历程、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优势、研究成果等方面予以阐述。总结了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构建中国城市妇女宫颈癌自然进程的Markov模型并验证其拟合优度,为进一步构建宫颈癌筛查策略的经济学模型提供基础技术支撑。方法构建Markov队列模型,模拟10万名初始年龄为15岁的健康妇女50年内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癌前病变到宫颈癌的病程,并将模型预测值与2009年我国城市妇女年龄别宫颈癌发病率进行Log-rank比较分析,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 Log-rank检验统计量LR=3.678,P0.05,说明模型拟合优度适宜,即本模型所采用的各健康状态转归概率能较好地拟合目标人群的情况。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宫颈癌自然进程Markov模型可进一步为宫颈癌筛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宫颈癌筛查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变化对宫颈癌筛查经济学评价结果的影响,为公共卫生决策者选择适宜的宫颈癌筛查技术或技术组合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宫颈癌筛查Markov队列模型,对巴氏细胞学检测(Pap cytologic test,PAP)、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分型筛查、PAP联合HPV高危分型筛查、HPV高危亚型筛查、HPV高危分型筛查6种备择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同时分析各筛查技术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变化对筛查经济学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以预防宫颈癌为效果指标,TCT联合HPV高危分型筛查效果最好,HPV高危分型筛查成本效果比最优;PAP和T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HPV筛查的灵敏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对各备择方案成本效果比的优先排序产生影响。结论公共卫生决策者可基于目标地区的宫颈癌筛查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筛查方案,以有效地预防宫颈癌。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将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作为动脉壁厚度的方法用于糖尿病的研究中 ,观察糖尿病病人外周动脉变化。方法 :对 2 0例正常人 ,4 9例糖尿病病人作双侧颈总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检查 ,探头频率 7.5MHz。测量颈总、股总动脉的 IMT值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观察股动脉以下动脉的形态。结果 :病例组 IMT值及斑块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组 ,下肢有皮肤病变者其上段动脉形态明显改变。结论 :糖尿病病人外周动脉有改变 ,表现为动脉壁增厚 ,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管腔狭窄、闭塞等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27.
目的:优化五倍子总鞣质的提取工艺,为五倍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浴加热浸提法,以没食子酸和浸出物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确定五倍子总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4倍量水于62℃水浴提取2次,每次125 min,没食子酸和浸出物得率分别为55.67%,65.11%,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3.30%,0.35%。结论:响应面法优选的五倍子总鞣质提取工艺方法简单、提取效率高、可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优化并确定胆黄润肠丸主要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倍量和甲醇浓度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用8倍量的100%甲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45 min的方法可以提高胆黄润肠丸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结论:优选得到的胆黄润肠丸提取工艺提取率较高且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该院体检的人群749例,其中动脉硬化程度升高者360例,动脉硬化程度正常者389例,年龄18~84岁。评估体检人群的动脉硬化程度,检测并定量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Logistic回归分析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限制性3次样条分析进一步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在未调整模型中,动脉硬化组中的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高于对照组(均P<0.05);充分调整协变量后两组间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相对变小(P=0.041),而两组间的淀粉样蛋白A水平差异仍然较大(P=0.00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均与动脉硬化风险呈正相关,95%CI分别为3.299(1.575~6.910)、2.798(1.670~4.689)。多重Logistic回归发现未调整协变量的淀粉样蛋白A与动脉硬化风险呈正相关,95%CI为2.191(1.165~4.119),而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风险无关,这种趋势在充分调整协变量后仍然存在。限制性3次样条回归表明随着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动脉硬化风险的变化呈现为类似于"指数"的增长模式。结论淀粉样蛋白A与动脉硬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而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可能依赖于淀粉样蛋白A。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我国人来源和动物来源印第安纳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及遗传特征,为耐药性产生来源提供线索。方法 对2007-2017年分离的100株印第安纳沙门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所有菌株对2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对全部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利用ResFinder和PlasmidFinder数据库进行耐药基因和质粒型别鉴定,并构建基于核心基因组SNPs的系统发育树进行菌株间遗传进化关系分析。结果 100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对多种药物都呈现高水平耐药,且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吉米沙星的耐药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阿奇霉素动物分离株耐药率高于人源株。IncH家族为印第安纳沙门菌携带质粒主要型别,菌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携带一致率在95%以上。基于核心基因组SNPs的系统进化树表明印第安纳沙门菌分布呈现一定的时空聚集性,动物分离株与人分离株交叉分布,部分动物株与人源株聚集在一起。结论 我国人源及动物源印第安纳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现象均较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菌株对多数药物耐药水平呈上升趋势,人与动物之间存在潜在的交互传播,提示我们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