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7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343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566篇
基础医学   434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1286篇
内科学   687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92篇
特种医学   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3篇
外科学   794篇
综合类   2886篇
预防医学   1058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1019篇
  9篇
中国医学   1203篇
肿瘤学   31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519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291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采用PCR-RFLP分析检测了APC抑癌基因在7例MDS,36例ANLL和15例正常人对照中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并讨论其与髓系表型特异性、临床表现以及预后的相关性。PCR-RFLP的分析结果发现,在58例标本中有35例(60.3%)为杂合子个体,能提供缺失信息,其中包括9例正常人,22例ANLL和4例MDS。正常组未见1例发生LOH(0/9),MDS组1例RAEB阳性(1/4),而ANLL中LOH阳性的有4例(4/22),其中3例为M_(2a)(3/6),1例为M_(4a)(1/1)。统计学证实M_(2a)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44)。LOH阳性及阴性AML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前者的共同点有:①中老年人偏多;②外周血WBC数较高,但浸润现象不明显;③对化疗较敏感。结论是APC基因的异常可能是发生于髓系恶性疾病中粒系异常克隆的一个独立分子事件,代表着一部分具有特殊临床表现及预后的病人群体。  相似文献   
992.
1诊断分析及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检查:血常规:WBC 9.47×109/L,N0.53,Hb 135g/L,PLT 182×109/L。PT+A:PT10.7s,APTT 17.6s。尿沉渣、尿常规正常。24小时尿蛋白2.02g。便常规+隐血:正常。ALT 98u/L,AST43u/L,ALB 33g/L,TG 3.49mmol/L,余正常。ESR:13mm/h。胸片、心电图、肝胆胰脾肾B超、超声心动等均未见异常。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LN)。为评价肾脏受累程度、判断预后,同时证实诊断,行肾穿,病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度),IgG、IgA、IgM、C3、C1q、λ弥漫性系膜区沉积,结合临床,符合狼疮性肾炎II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降纤治疗,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疗效,严密监测凝血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结果 临床治愈68例,有效37例,无效7例,有效率93.8%。结论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捏力类型对捏力测量的影响。方法20名健康青年受试者在标准姿势下用电子捏力计测量3种捏力类型(指尖-指尖型、指头-指头型和指头-指侧型)下的捏力大小,并测量人体学资料。结果指尖-指侧型捏力最大,其次为指头-指头型,指尖-指尖型最小。男性在3种类型下捏力均明显大于女性(P〈0.01);男性及女性其利手捏力均大于非利手(P〈0.01)。3种捏力类型之间明显相关(r=0.568~0.707,P〈0.01)。女性在3种捏力类型下捏力大小均与体重密切相关(r=0.764~0.807,P〈0.001)。年龄、身高、掌厚与男性及女性在3种捏力类型下的捏力均无相关性。结论性别和捏力类型是影响捏力的主要因素,人体测量资料与捏力之间相关性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在激素和肿瘤的关系方面,子宫内膜病变是最突出的现象之一。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交替与协调作用下,发生增殖、分泌、脱落等变化,形成规则的月经周期。当雌激素过多,或持续高水平,或缺乏孕激素的“切断”和调节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甚至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的组织学意义子宫内膜增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囊性增生——子宫内膜呈现囊性变化,肉眼可见其增厚或呈息肉状,或象是一层奶酪。刮宫时会有大量内膜组织。  相似文献   
996.
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评价当前常用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3min步行测定法、10m步行速度评测方法、起立-行走评测、生理消耗指数、观察式的步行分析方法和观察式的步行分析表等各种评定方法,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这些评定技术。  相似文献   
997.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后血清肝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和T管引流后肝功能的变化,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比较2003年8月~2004年1月3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病人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其中一期缝合15例,T管引流15例。结果血清肝功能测定一期缝合组各时间点血清ALT、AST、TBIL、DBIL、ALP含量均有所下降,某些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T管引流组各时间点血清ALT、AST、TBIL、DBIL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间比较一期缝合组ALT、AST、TBILDBIL在某些时间点较T管引流组显著性下降(P<0·05),但血清ALP含量,两组之间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比较,有利于损害之肝功能迅速恢复且减黄效果与T管引流术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血清和精浆抑制素B(INH-B)与睾丸生精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6月来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4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资料。根据精液参数分为5组:精子浓度正常组(A组,43例)、轻中度少精子症组(B组,40例)、重度少精子症组(C组,2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组(OA组,9例)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NOA组,22例);NOA组中有17例患者接受睾丸细针精子抽吸术(TESA)取精,根据TESA结果分为成功组(13例)和失败组(4例)。比较各组的精液参数(精子总数、浓度及活动力),测定其血清和精浆INH-B水平及血清FSH、LH、T、E_2、泌乳素(PRL)、孕酮(P)的水平,分析血清性激素、INH-B与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A、B组的睾丸总体积显著高于OA和NOA组(P0.05)。C组和NOA组的血清INH-B显著低于A组和OA组,A组的精浆INH-B浓度显著高于C组、OA组和NOA组(P均0.05)。不同生精功能男性的血清INH-B与血清FSH、LH及PRL呈负相关,与血清T和精浆INH-B呈正相关(P均0.05);精浆INH-B与血清FSH和LH呈负相关(P0.05)。A、B、C组中血清和精浆INH-B与总精子数呈低度正相关(P0.01)。NOA组中血清INH-B与睾丸总体积呈高度正相关,与血清FSH和LH呈负相关(P均0.01);精浆INH-B与血清FSH呈极弱负相关(P0.05)。TESA取精成功组的睾丸总体积和血清INH-B显著高于TESA失败组,血清FSH和LH则显著低于TESA失败组(P均0.01)。结论血清和精浆INH-B与血清性激素、总精子数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估男性生精功能的参考。无精子症中尤其是NOA患者,血清INH-B可以评估睾丸生精状态、鉴别诊断无精子症、预测取精结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扩大成形术(cervical microendoscopic laminoplasty,CME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长期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采用CME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56.0±10.5岁(38~72岁),病程15.0±6.3个月。其中三节段者3例,四节段者6例,五节段者10例,共166个椎板行双侧开槽微型钛板固定。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手术节段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值、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C2~C7 Cobb角)。结果:19例手术时间为49~133min(114.0±19.9min),术中出血量100~375ml(219.0±70.5ml)。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破裂,术后出现低颅压头痛,给予补液及止痛治疗5d后头痛逐渐缓解。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8年,平均7.00±0.76年。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70.0±6.9)%。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值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大(P0.05),颈椎活动度、C2~C7 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行双侧开槽微型钛板固定的166个椎板中,术后3个月发生骨性愈合有112个,愈合率为67.5%;术后1年发生骨性愈合有122个,愈合率为73.5%;末次随访时发生骨性愈合有128个,愈合率为77.1%。末次随访时微型钛板及螺钉位置良好,无钛板、螺钉断裂及螺钉松动。结论:CME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纳米磁珠技术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将A549和NCI-H1975细胞系分别与识别肽混合,检测肿瘤细胞与识别肽的结合率;取肿瘤细胞加入健康人全血,检测回收率;(2)检测34例疑诊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此后行手术治疗或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将CTC计数结果与病理结果比对。结果 (1)识别肽Pep与A549细胞、H1975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80.0%±6.0%、70.1%±4.8%,回收率为57.3%±7.0%、37.3%±6.1%;(2)CTC在肺癌患者中的总体检出率为71.9%,特异性83.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P=0.003)。结论纳米磁珠法检测CTC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