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驻极体对皮肤烫伤后微循环和血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局部皮肤烫伤模型,观察驻级体对小鼠烫伤周围皮肤微循环及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动物分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结果:驻极体治疗可使烫伤周围的细小动脉收缩状态得到改善,血液速度加快,减轻充血带的渗出和淤血带的红细胞聚集与血栓形成;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提示驻体治疗具有调整细小动脉和静脉张力,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大鼠烫伤后血流变改变及对几项血流变学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大鼠烫伤早期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太及HCT变化;并对常用RBC变形性指标IR、TK、CH在烫伤情况下进行对比性评价。结果发现:伤后1h、3h全血表现粘度显芳性升高,以低切变率下为著:2h时暂时性下降;全血粘度变化与HCT改变相一致;血浆粘度于伤后1h升高并达高峰,3h时明显下降但仍高于伤前;TK、CH伤后呈明显进行性下降,IR除在伤后3h轻微升高外,1h时反而显著降低,与TK、CH呈矛盾现象。实验结果表明:烫伤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HCT均呈显著性升高;在烫伤时;TK、CH与IR相比在反映RBC变形性方面更为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23.
我们在2681例慢性疾病患者中,观察到376例病人有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升高,这些病人每分心输出量(CO)平均3.71(L/min)、心指数(Cl)平均2.43(L/mln/m~2)和每搏输出量(SV)平均48.7(ml)均低于正常水平并伴有左心室有效泵力和左心室有效泵力指数下降,表明有心泵功能减弱。总外周阻力(RT)平均为  相似文献   
24.
缺血性急性肾衰(IARF)是临床休克的常见并发症。为探讨IARF时肾髓质微循环变化,本文活体观察了SD大鼠肾缺血再灌流对肾乳头微循环的影响。发现:肾动脉断流后,肾乳头先出现短暂性缺血苍白,继而直血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聚丙烯(PP)驻极体对小鼠局部皮肤微循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驻极体能使微静脉扩张,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流速度加快,毛细血管及微动脉血流改善。驻极体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用于改善局部支肤微循环的最佳注极电位在700伏左右。  相似文献   
26.
驻极体改善小鼠皮肤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讨论了聚丙烯(PP)驻极体充电后在不同的贮存条件下(组织液和不同的环境湿度)的电荷贮存寿命问题。用显微镜观察PP驻极体对小鼠局部皮肤微循环的影响,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驻极体组。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连续6小时观察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度,血管口径的变化无明显差异。驻极体实验组,连续观察6小时微动脉无明显扩张,但驻极体能使微静脉持续扩张(P<0.001),并且使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流速度加快,毛细血管及微动脉血流改善。驻极体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用于改善局部皮肤微循环的驻极体的最佳注极电位在700伏左右。  相似文献   
27.
地塞米松对PMA诱导CD18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GC抑制CD18表达的作用。方法:选用PMA刺激下的U937细胞为实验模型,运用定量RT-PCR、Northern杂交检测U937细胞CD18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Dex能明显抑制PMA诱导CD18 mRNA的表达,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GR的拮抗剂RU38486能够明显扭转Dex的抑制作用。结论:Dex通过GR介导能在转录水平上抑制PMA诱导的CD18 mRNA的表达,该作用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转录水平拮抗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28.
利用大鼠完整的肾盂积水肾脏,观察了烫伤复合内毒素血症肾皮质微循环的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观察中发现:大鼠肾皮质血管扩张、瘀血,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白细胞贴壁滚动;白细胞不仅粘附于小静脉壁,而且还粘附于小动脉壁;其微循环障碍重于单纯烫伤。丹参素能改善上述微循环障碍。烫伤复合内毒素血症血清PLA_2水平显著升高,为87.3±27.1U/ml(对照组:32.5±16.8U/ml,烫伤组:61.7±16.6U/ml,丹参素组:38.8±15.3U/ml,P<0.05)。上述结果表明:烫伤复合内毒素血症大鼠肾皮质微循环严重障碍,可能与血清PLA_2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丹参素能改善上述肾皮质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29.
PMA促进CD18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激活剂肉豆蔻酰佛波醇乙酯 (PMA)是蛋白激酶C(PKC)的特异性激动剂 ,PMA具有促进U937细胞和HL - 60细胞分化的作用 ,能使U937细胞和HL - 60细胞膜上的整合素 β2 亚族CD1 8蛋白增多。但PMA诱导作用的机制尚未明了。目的 :进一步阐明PMA促进CD1 8表达的信号传导通路及机制。方法 :定量RT -PCR法、Northern杂交法、流式细胞术研究了细胞激活剂PMA对人组织淋巴瘤细胞系U937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 - 60CD1 8表达的作用及有关的信号传导通路。结果 :U937细胞经不同浓度的PMA( 5n…  相似文献   
30.
中国男性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重复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正常中国男性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CAG)n重复序列的多态性。方法 应用DNA测序基础上的[α-^32P]dCTP掺入不对称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方法,对107名正常男性AR基因的(CAG)n重复数进行测定。结果 AR基因(CAG)n序列在正常男性人群中呈现重复多态性,其重复范围为11-29,集中于20-24,以22最多。结论 AR基因(CAG)n序列在正常男性人群中呈现重复多态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病理学及遗传学意义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