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9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211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33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250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701篇
内科学   481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383篇
综合类   1540篇
预防医学   517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552篇
  5篇
中国医学   829篇
肿瘤学   18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目前抗凝药物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在骨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内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等疾病的治疗中。由于新型抗凝药物上市时间短,应用范围有限,与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s)等传统抗凝药物相比其使用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本文对上市的常用新型抗凝药物的抗凝安全性及合理监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仅)的影响,进-步分析其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免疫机制。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设为治疗组,另选同期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仅给予化疗治疗,设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T/CD8+T比值)以及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CD4+T、CD4+T/CD8+T[(31.30±6.25)%、(30.34±4.25)%、(1.08±0.16),(27.32±7.31)%、(29.25±6.18)%、(0.96±0.29)1均较治疗前[(25.43+7.14)%、(32.76±5.60)%、(0.81±0.25),(26.37±6.46)%、(31.52±4.74)%、(0.78±0.16)]]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CD8+T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IL-6和TNF-α治疗后f(156.33±71.69)ng/L、(191.02±74.96)μg/L,(107.22±63.43)μg/L、(160.08±78.41)μg/L]均较治疗前[(295.98±84.69)ngm、(1138.91±147.89)μg/L,(307.97±82.52)ng/L、(1122.13±145.64)μg/L]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且两者对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神经肽Y(NPY)在大鼠垂体腺瘤中的作用.方法 雌鼠48只分为:A(雌激素)组雌二醇0.5 mg/次;B(NPY增强剂)组雌二醇0.5 mg/次和增强剂0.6 mg/次;C(NPY拮抗剂)组雌二醇0.5 mg/次和拮抗剂0.06 mg/次;D(对照)组芝麻油0.5 ml/次;以上均隔日腹腔注射/次,12周后处死.取血和垂体进行病理,免疫组化和放免检测血浆NPY和血清PRL浓度.结果 (1)A和B组血浆NPY及PRL浓度均比D组增高,P<0.05.(2)免疫组化NPY:D组垂体瘤(+++),A和B组(+~++),C组仍较强(++~+++);PRL:A和B组均(+++).C组较D组强.结论 NPY在大鼠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检测精子DNA完整性这一实验方法的操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例男性不育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精液常规检查后,用染色质扩散法进行DNA完整性分析,观察实验条件的改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为这一实验方法的应用和改进提供参考价值.结果 DNA完整性正常的精子染色质扩散而在核周形成晕环,并且晕环的宽度不小于精子头部的半径;而受损伤产生DNA碎片的精子则不形成晕环或晕环的宽度小于精子头部的半径.实验中,试剂、实验条件及操作方法的改变均影响检测结果的判读,从而为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结论 精子染色质扩散法对男性不育患者的病因诊断有较大临床意义,该实验过程中应掌握好实验条件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常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由于心脏手术操作期间冠状动脉无血,无论采取什么心肌保护措施,心肌损伤都在所难免[1].近年来不停跳心脏手术使温心外科成了部分心脏外科医师推崇的心肌保护技术,但在实践中发现,空气栓塞,术中因操作困难导致的医源性损伤,以及缝合瓣膜不精细引起术后瓣周瘘等并发症时有发生,使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陷入尴尬局面.我们通过整合两种技术的优势,尽量避免每种技术的局限性,最大限度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限,在术中心肌保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共开展该类手术63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Ab)的爆发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并为临床防治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ICU集中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收集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2011年10月从ICU患者连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7株,同时从ICU呼吸机和床单上、床头柜检出鲍曼不动杆菌3株,有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基本一样。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标本来自呼吸道,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耐药率达到90%。结论重症监护室由同一株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爆发感染,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碳氢霉烯类的耐药率有显著上升,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采用必要措施切断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997.
左房附壁血栓多在超声、心腔造影或心脏手术过程中发现.早期检出左房血栓对治疗和预防动脉栓塞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最可靠的诊断手段[1-2]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因存在一定的侵入性,且这类患者常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行TEE检查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随着多层螺旋CT的逐渐普及,其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任意平面的各向同性三维图像重建,通过造影剂增强,可清晰显示左心房的解剖结构.运用多层螺旋CT技术检测左房血栓,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左房血栓病例的64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左房血栓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住院的CHD患者共121例,其中61例合并COPD,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冠状动脉造影结果、Gensini评分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差异。结果 CHD合并COPD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较单纯CHD组升高(120.90±90.68比65.27±50.38,t=4.162,P=0.000);CHD合并COPD组发生一支及以上心外膜血管完全或次全闭塞的比例较单纯CHD组高(44.3%比21.7%,χ~2=6.979,P=0.008),两组发生左主干+三支心外膜血管或三支心外膜血管病变的比例相当。CHD合并COPD组的hs-CRP较单纯CHD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5±9.52)mg/L比(5.03±4.90)mg/L,t=1.392,P=0.1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PD与一支及以上心外膜血管完全或次全闭塞独立相关(OR:2.838,95%CI:1.251~6.437,P=0.013)。结论 CHD合并COPD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重,出现一支及以上血管完全或次全闭塞的比例更高。COPD对CHD的影响机制可能是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99.
<正>1病例简介患者黄某某,女,70岁。主因"反复胸闷、心悸10年,再发加重2h"于2010年12月6日凌晨2:15由急诊科收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病人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伴有气短,活动后多发,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困难及双下肢水肿,反复在我院住院治疗,于2006年行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窦性心律,心功能Ⅳ级",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如利尿剂、ACEI类、强心药等治疗十年,疗效欠佳。于2010年12月6日凌晨00:10突发端坐呼吸,并咳粉红色泡沫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检测选入77例AMI患者,应用BGKC法检测HCY、CK-MB,免疫透析比浊法检测hs-CRP、CTn-I及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D-D,并选取39例对照者组做对比。结果 AMI患者的HCY、hs-CRP、D-D、CTn-I及CK-MB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 HCY、hs-CRP、D-D、CTn-I及CK-MB是AMI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更全面地评价AMI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