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倩  于丹  国立东  都晓伟 《中草药》2022,53(22):7264-7278
皂苷类化合物是天然药物中存在的一类重要化学成分,通过微生物技术可以将其转化为多种衍生物,常用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真菌,转化反应以水解脱去糖基为主,来提高转化产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理活性。此外,通过羟基化、糖基化、羰基化和酯化等反应,能够降低底物的不良反应,改善药物功效。甾体皂苷的微生物转化主要以皂苷与皂苷元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主,是实现某些特殊皂苷类化合物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以人参皂苷、甘草次酸、黄芪皂苷、薯蓣皂苷、知母皂苷等为例,分析并阐述皂苷类化合物的微生物发酵转化机制,以期为皂苷类成分生物合成及新药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南柴胡以色红、根粗、根长、气味浓厚者为优,但该性状特征的科学内涵尚未被阐释。该研究基于“辨状论质”理论,探讨了南柴胡药材外观性状(包括根的表面RGB值、长度、直径、干重和皮木比)与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和7种单体柴胡皂苷总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pson扫描仪和ImageJ对14个产地的南柴胡药材外观性状进行扫描与测量;采用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成分含量,将外观性状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回归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柴胡中挥发油和柴胡皂苷含量与表面RGB值、长度、直径呈显著相关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南柴胡的表面颜色越红、越长、越粗,其挥发油和柴胡皂苷的含量越高。依据外观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可将14个产地的南柴胡药材划分为4个等级,且各等级间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保持一致。由此可见,南柴胡药材外观性状指标(RGB值、长度、直径)可作为判断其品质的依据。同时该研究结果也为建立南柴胡客观、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