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4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孕期及哺乳期锌缺乏损伤脑组织微管聚合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发育期锌缺乏降低脑组织微管聚合作用的可能机理,作者观察了孕期及哺乳期锌缺乏母鼠及仔代成年时的学习能力以及脑组织α微管蛋白(α-Tub)、β-微管蛋白(β-Tub)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水平。给昝于孕期及哺乳期ICR母鼠喂饲含不同锌水平的实验饲料,饲料锌水平分别为1、5、30及100mg/kg。在穿梭箱内检测实验仔鼠成年(70日龄)时的学习能力,然后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  相似文献   
72.
广州地区1477名中老年人体脂分布和高脂血症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热带地区中老年人体脂分布与高脂血症及与相关指标的联系,对1477名40岁以上广州城市居民进行体格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和胰岛素含量。结果表明,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升庙,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比例在50~54岁组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总胆固醇浓度的高峰值在50岁~和55岁~组。随增龄,体重和身高有下降趋势,但体质指数(BMI)≥25者所占比例随年龄而增加。高甘油三酯组人群的血压、体重  相似文献   
73.
营养因素对胰岛素受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 型糖尿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及谷氨酰胺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 以高脂饮食诱发 C 57BL/ 6J小鼠 型糖尿病 ,观察肝、骨骼肌细胞膜对胰岛素特异结合及谷氨酰胺的影响。结果  1 .高脂饮食诱发的 型糖尿病小鼠其肝、骨骼肌细胞膜受体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 ,谷氨酰胺有抑制其受体数目减少的趋势。 2 .糖尿病小鼠肝、骨骼肌胰岛素受体亲和力明显降低 ,而谷氨酰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亲和力。结论 胰岛素受体数目及亲和力的改变可能是高脂诱发 型糖尿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而谷氨酰胺也可能是通过恢复机体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而对 型糖尿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4.
锌对仔鼠中枢神经系统胶质酸性纤维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微量元素锌缺乏与胶质酸性纤维蛋白 ( GFAP)表达的关系及锌调节胶质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 给处于孕期及哺乳期的 ICR母鼠喂饲含不同锌水平饲料 ,采用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仔代胚胎、大脑、小脑及肝组织中 GFAP的表达情况 ;同时在穿梭箱内检测成年仔鼠 ( 70日龄 )的学习能力 ;行为实验结束后 ,在仔鼠的海马脑片上进行诱导长时程增强 ( LTP)实验。结果 实验仔鼠小脑在新生期 (出生第 1天 ,P1 )开始表达 GFAP,而大脑在出生后第 5天( P5)才开始有 GFAP印迹出现 :之后至成年小脑及大脑持续表达 GFAP;实验鼠肝组织在发育全过程中均未见有 GFAP印迹。比较各实验组 GFAP表达量为 :P1至 P5期非缺锌组 ( 30 mg/kg及1 0 0 mg/kg) GFAP杂交条带明显强于缺锌组 ( 1 mg/kg及 5mg/kg) ;P1 0至成年期 ,缺锌组 ( 1 mg/kg及 5mg/kg)大脑及小脑 GFAP的杂交条带反而强于非缺锌组 ( 30 mg/kg及 1 0 0 mg/kg) ,其强度与膳食锌呈负依赖关系。行为学检测表明 ,轻度缺锌组 ( 5mg/kg)达到学会标准所需次数明显多于高锌组 ( 1 0 0 mg/kg) ;电生理检测表明 ,轻度缺锌组仔鼠海马脑片上诱导的 LTP明显低于高锌组上所诱导的。结论 补充锌在发育早期可促进神经前体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及 GFAP表达 ;神经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5.
HSP70高表达对K562细胞热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探讨HSP70高表达与细胞热耐力的关系,用硫酸镉诱导细胞HSP70高表达;RT-PCR检测HSP70mRNA水平;观察HSP70水平对细胞热耐力的影响。结果:硫酸镉作用于细胞1h后,细胞的HSP70水平显著增高,HSP70水平高的细胞其热耐力明显强于HSP70水平低的细胞组;HSP70水平于细胞热耐力间正相关。结论:化学因素诱导的HSP70表达增高可以保护热暴露细胞,提高细胞热耐力。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尿道内冷刀切开联合2微米激光汽化切除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尿道内冷刀切开联合2微米激光汽化切除治疗32例尿道狭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2~4周.结果:本组32例中31例(96.8%)经腔内手术治愈,29例腔内手术一次成功,2例行二次腔内手术治愈.术后均需定期尿道扩张618月,尿道可顺利通过F20-24金属探子,并保持排尿通畅.结论:尿道内冷刀切开联合2微米激光汽化切除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微创方法,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恢复快,在有条件的单位,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77.
泛酸钙对全饥饿大鼠血清酮体、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泛酸钙对全饥饿大鼠可利用能源物质酮体(KB)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及可能的保护作用,为研制延长饥饿耐受时间的营养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饥饿SD大鼠为模型,灌胃补充泛酸钙,观察饥饿后不同时期血清酮体和游离脂肪酸的变化.结果血清KB和FFA水平在饥饿后逐渐升高,分别于禁食4 d和2 d达到峰值(2.67±0.30)mg@100 ml-1和(793.75±99.85)μmol@L-1,之后开始下降.泛酸钙补充后FFA峰值显著降低(655.92±135.12)μmol@L-1,禁食9 d的KB(0.48±0.08)mg@100 ml-1和FFA(290.46±96.49)μmol@L-1水平显著高于全饥饿对照组的(0.40±0.07)mg@100 ml-1和(167.43±46.78)μmol@L-1,(P<0.05,<0.01).结论泛酸钙能延缓饥饿动物能源物质的消耗,可能对饥饿动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膜带3蛋白分布状态改变的实验研究李津婴赵法亻及郭俊生叶煦亭孟沛霖魏尧梅带3蛋白(阴离子交换蛋白)广泛存在于血细胞和多种组织细胞,带3跨膜转运阴离子是它在这些细胞中共有的功能。在红细胞中,带3蛋白还具有调节细胞变形性、调节糖...  相似文献   
79.
锌对Caco2细胞ZIP4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锌对Caco2细胞ZIP4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通过锌特异螯合剂TPEN建立低锌Caco2细胞模型,RT-PCR法获得ZIP4cDNA片断,10μmol/LTPEN培养基诱导后,分别检测0、2、4、6、8和10h时点ZIP4mRNA的表达,及0、2·5、5、7·5、10μmol/LTPEN培养基诱导6h,检测各浓度组ZIP4mRNA的表达。结果RT-PCR获得单一条带的片断,大小与设计一致,获得正确的ZIP4cDNA片断,随着低锌时间的增加,ZIP4mRNA表达也升高,6h达到峰值;随着TPEN浓度的升高,ZIP4mRNA表达也随之升高。结论ZIP4mRNA表达受锌的调控,提示可能参与小肠对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80.
目的:从胰岛素信号转导方面研究α-亚麻酸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油应用于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α-亚麻酸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蛋白激酶B(PKB)信号转导通路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影响。结果:在0.125-1.0μmol/L的浓度范围,α-亚麻酸对骨骼肌细胞PKB的磷酸化及GLUT4蛋白的水平呈剂量一效应关系及时间-效应关系,对PKB的表达水平未见影响;采用P13K抑制剂LY294002(15μmol/L)抑制P13K/PKB信号通路后,GLUT4蛋白水平、PKB磷酸化同空白对照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α-亚麻酸通过作用于肌细胞胰岛素的P13K/PKB信号通路,进而调节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或避免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