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7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348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406篇
口腔科学   311篇
临床医学   1197篇
内科学   596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99篇
特种医学   2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952篇
综合类   2721篇
预防医学   976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865篇
  13篇
中国医学   849篇
肿瘤学   24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目的 探讨股前外筋膜瓣联合其它皮瓣修复全手套状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全手套状撕脱伤,8例采用游离的股前外筋膜瓣修复手指的掌侧和背侧,拇指使用甲瓣修复,4例手掌、手背和筋膜瓣上采用一期植皮,4例二期植皮;另2例采用带蒂的阔筋膜瓣修复手指掌侧、深筋膜瓣修复手指背侧和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手掌和手背一期植皮,手指的掌侧和背侧3周断蒂后游离植皮.结果 10例筋膜瓣和皮瓣全部成活,4例一期植皮时由于渗液较多有少部分植皮坏死,其余植皮全部成活,4例二期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手的外形和功能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股前外筋膜瓣联合其它皮瓣修复全手套状撕脱伤具有手术次数少、手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效果佳的优点,二期植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3.
论基础文明教育在大学生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刘红凛邵文涛丁来兴“德,国家之基也”,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对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做过精辟论述,明代学者王守仁认为“教育惟以此(指‘明人伦’,作者注)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①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  相似文献   
124.
高原地区某医院内科住院病人心身疾病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22医院内2科姚国和邵明德原爱中白建伟杨金星心身疾病近年来调查表明它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已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了了解高原地区心身疾病的发病情况,我们对青藏高原地区某医院(海拔28...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彩超对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颅外动脉硬化是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约 68%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 ,其中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作者使用超声方法对颈动粥样硬化块形成组和对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进行双侧颈动脉检查 ,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2 13例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患者 ,依据斑块回声和形态将其分为规则和均质型斑块组 (A组 ) 14 4例 ,年龄在 45~ 72岁 ,男性 93例 ,女性 5 1例 ,平均年龄 5 7 5岁。不规则和非均质型…  相似文献   
128.
DC的分化和Th1、Th2细胞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是由美国学者Steinman于 1973年发现的。它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cells ,APC) ,也是唯一能将抗原递呈给初始T细胞 ,激发初次免疫应答的APC ,因此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近年来 ,DC亚群在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尤其是在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和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DC的分化及其对Th1、Th2细胞的诱导作一综述。1 DC的来源及特征DC…  相似文献   
129.
130.
先天性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id Aortic Arch,简称IAA)伴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