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1.
张代玲  冯树全  邵安民 《安徽医药》2018,22(11):2241-2243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对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全身麻醉组(GA组),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全身麻醉组(LG组)、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全身麻醉组(PG组),每组20例。监测并记录三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及术后24 h(T5)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T3~T5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结果 与LG组相比,PG组T4~5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GA组T3~4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T0相比,GA组T2~4时的NE和Cor明显升高(P<0.05),且T3~4时的E、ACTH明显升高(P<0.05);LG组T3~4时的NE、E、ACTH和Cor明显升高(P<0.05);PG组T4时NE、E、ACTH和Cor明显升高(P<0.05);与LG组相比,GA组T2~4时的NE和Cor明显升高(P<0.05),且T3~4时的E、ACTH明显升高(P<0.05);PG组血清NE、E、ACTH和Cor在T3~4时明显降低(P<0.05)。结论 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可明显减轻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正>急诊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在90.5%~95%[1-2],困难气道特别是紧急气道的解救是麻醉医师的终极目标,也是最容易出现重大事故的危险因素,是必须要克服的困难。通过2例颈内静脉穿刺相关的急诊困难气道处理的分析,解读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2013版困难气道管理指南;提出紧急气道处理方案。一、临床资料例1,女,72岁。因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和右肾结石拟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张口度>  相似文献   
13.
先择36例ASAI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SGB级、SGB+F(前大尼)组,每组12例.观察气管插管前后SBP、MAP、HR和RPP普化,结果提示,SGB对气管插管循环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插管瞬间、插管后2min、5minSBP、MAP、HR,RPP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GB+F组则基本能消除气管插管时的循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胸横肌平面-胸神经阻滞(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4例,年龄35~72岁,BMI 20~26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TTP-PECS组(A组)和TPVB组(B组)。麻醉诱导前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TTP-PECS,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TPVB,均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分别于操作结束后30 min测定痛觉减退范围。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予PCIA,并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补救镇痛,维持静息VAS评分≤3分或运动VAS评分≤5分。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范围、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术中芬太尼消耗量、阻滞镇痛维持时间、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例数;评估术后2、6、12、24及48 h的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阻滞范围主要为T_2—T_6,B组主要为T_3—T_7,A组T_2皮区的阻滞者明显多于B组,T_6、T_7皮区的阻滞者少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阻滞操作时间缩短,阻滞镇痛时间延长,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例数明显减少,术后12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术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TP-PECS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优于TPVB。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进食、下床活动时间及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后第1天、第3天,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恶心呕吐程度视觉模拟量表评分(nausea and vomiting degree of visual analog scale score,NVAS)。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进食、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t=-23.403、-15.419、-13.143、-8.880,P均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3天VAS评分、N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t=-4.442、-8.243、-6.253、-7.934,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腹胀6例,占13.95%,恶心、呕吐4例,占9.30%,对照组出现腹胀18例,占41.86%,恶心、呕吐12例,占27.91%,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23、4.914,P均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全身麻醉能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发生,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6.
本组男84例,女86例,平均年龄48±17.7岁。疾病种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急性胆道感染34例、消化道出血或穿孔42例,脾破裂2l例,肠梗阻33例、宫外孕破裂出血24例,其他10例。其中ASAI~I级50例,Ⅲ级58例,N级41例,V级2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全麻腹部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托烷司琼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及托烷司琼组术后0~6h、6~24h内PONV的发生率降低,PONV的程度减轻,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烷司琼合用小剂量地塞米松预防PONV有协同作用,可降低PONV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先择36例ASAI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SGB级、SGB+F(前太尼)组,每组12例。观察气管插管前后SBP、MAP、HR和RPP普化,结果提示,SGB对气管插管循环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插管瞬间、插管后2min、5minSBP、MAP、HR、RPP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GB+F组则基本能消除气管插管时的循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