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大肠粗大息肉的大小、病理类型与息肉癌变关系及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切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内镜下对直径1.6~3.0 cm的粗大息肉,于蒂部尼龙圈套扎后行高频电息肉切除.切除息肉按大小分组病理检查.息肉非局灶性恶变者进一步行手术根治,并定期肠镜追踪观察.结果 136例共158粒粗大息肉行套扎后电切除治疗,病理检查发现息肉癌变37粒,癌变率23.4%,息肉直径1.6~2.0 cm 93粒发现癌变17粒,癌变率18.3%.息肉直径2.1~2.6 cm 43粒癌变11粒,癌变率25.6%.息肉直径2.6~3.0 cm 22粒癌变9粒,癌变率40.9%.管状腺瘤息肉64粒,癌变15粒,癌变率44.4%,管状绒毛状腺瘤息肉47粒,癌变13粒,癌变率27.7%,绒毛状腺瘤息肉26粒,癌变9粒,癌变率34.6%.病理发现局灶癌变原位癌19例,占癌变息肉51.2%.非局灶癌变的早期大肠癌16例,占癌变息肉43.2%,均行根治手术,其中6粒(37.5%)术中发现息肉生长蒂部肠壁癌细胞浸润,2粒(1.3%)癌变息肉肠段近旁发现淋巴结转移.息肉切除患者无出血、穿孔并发症出现,定期肠镜未见异常.结论 大肠粗大息肉直径越大越易恶变,腺瘤性息肉是癌变的高危因素.采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后电切除完整息肉组织,并病理检查能提高癌变息肉的诊断治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2.
为提高生物技术药物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在教学内容上求精求新,注重突出学科特色,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并在传统课堂讲授教学的同时,适当结合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互动;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3.
何志承  丁力  邱磊 《药学实践杂志》2007,25(5):281-282,299
趋化因子是一类对细胞功能和疾病发生发展都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影响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进而调节可作为信号分子的氧化还原代谢产物水平,激活其它细胞因子产生,对细胞功能进行调节,影响疾病发展过程。本文主要综述趋化因子对氧化还原代谢的影响及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并对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4.
邱磊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X):60-60
目的回顾性研究1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130例全部进行了钻孔引流术。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痊愈。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中操作及术后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5.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1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130例全部进行了钻孔引流术。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痊愈。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中操作及术后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复杂肛瘘术前 MRI 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0例复杂肛痿患者术前检查随机分为 MRI 组 (磁共振成像检查组)和 AES 组(肛管内超声检查)。结果:15例复杂肛痿 MRI 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准确率为 100%;AES 检查,10例相符,准确率为67%。结论:复杂肛瘘术前采用 MRI 检查,具有快速、无损伤及准确性高,值得 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7.
CXCR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前列腺癌及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3、CXCR4和CCR5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方法检测相应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SDF-1的含量,并应用免疫发光方法检测相应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含量.结果:在前列腺癌组织上检测到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表达率55.5%),PSA>20 ng/ml与PSA<20 ng/ml的前列腺癌组织上CXCR4的表达率分别为61.2%和42.8%,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未发现这4种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相比,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SDF-1含量明显升高[(567.9±90.73)vs(169.1±46.01)pg/ml,P<0.01].结论:在前列腺癌组织上发现有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其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小鼠模型,为探讨多发性硬化的免疫病理机制和实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C57BL/6小鼠40只,分为3组.EAE组25只,采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与300 μg MOG35-55制备的乳化抗原,辅以腹腔注射109个/ml百日咳疫苗的方法诱导发病;佐剂组8只,用生理盐水代替抗原肽制备免疫乳剂,余同EAE组;正常对照组7只,仅注射生理盐水.采用H-E和LFB染色的方法观察小鼠EAE模型的组织学改变.结果:从免疫后11 d开始,EAE组小鼠有22只陆续出现EAE临床症状,发病率为88%.佐剂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均未出现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光镜下可见EAE组小鼠的大脑和脊髓组织中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白质脱髓鞘改变明显.结论:此种造模方法简单可行,模型稳定,可在国内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9.
《基础医学教育》发表的论文理论指导性和实用性都很强,是平时教学和理论学习很好的资料,编辑校对很认真负责。 编辑老师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意见很中肯,让人心生信任。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编辑部对每一个流程都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比如收稿后一个月内有明确是否录用的通知,修改和交纳版面费后两个月左右发表等,说明编辑部本身流程明确,办事严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IHP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12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组术中行IHPC联合术后m 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单纯行术后m 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术后低蛋白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vs.6.7%;15.0%vs.3.3%,均P<0.05);腹腔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s.18.3%;8.3%vs.23.3%,均P<0.05);两组短期总生存率相当(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IHPC联合术后静脉化疗安全可靠,对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