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建立人血中文拉法辛的测定方法,为临床应用和药动学研究提供分析手段。方法采用HPLC紫外检测法,流动相甲醇-水-四甲基乙二胺-冰醋酸(63∶37∶0.44∶0.37,v/v),Agilent Eclipse XDB-C18分离柱,UV检测波长为230nm,以安眠酮为内标,正戊烷提取。结果线性范围20~1 200μg.L-1,平均回收率为99.1%,日内日间RSD在1.1%~4.5%,且常用的其他抗抑郁药及安定类药物不干扰测定。结论本方法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湿热困脾兼瘀血阻滞型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三仁汤加减+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定量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0.0%和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仁汤加减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2型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病,《内经》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糖尿病基本病机为"五脏柔弱",据此以脏腑辨证理论为指导,在与五味、五脏相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对其药物组成、配伍意义、药性特点及前景展望等进行了阐述,为中医药个体化防治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4.
糖尿病肾病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逐步累及肾功能及其组织结构的病变过程。治疗上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调节血压及减少尿蛋白等采取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其中药物选择方面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西药选择范围相对较少,药物的靶点作用机制单一,且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能很好地把握疾病的病机及其发展趋势,以辨证为基础进行用药组方,可充分发挥药物的多靶点调节作用,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而随着现代研究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将中药药物中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成分逐步进行解析并提取,进一步研究揭示了中药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是如何通过刺激相关信号通路,以及作用于何种相应蛋白质、分子靶点,而发挥重要的"抗微血管病变"及"肾保护"作用。因此,文章就近年来关于中药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靶点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5.
正常中国汉人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红细胞COMT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红细胞COMT活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生化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6例健康正常人红细胞中COMT的活性,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检验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组男女之间、对照组男女之间COMT活性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COMT活性频率分布患者组在4.5~26.3 nmol/ml RBC/hr范围,对照组为7.2~28.3 nmol/ml RBC/hr范围.患者组COMT平均活性为(12.2 ±4.0) nmol/ml RBC/hr,对照组COMT平均活性为(16.6±3.7) nmol/ml RBC/hr.男性患者为(12.3±3.8) nmol/ml RBC/hr,女性患者为(11.6±4.0) nmol /ml RBC/hr,对照组男性为(16.5±4.5) nmol/ml RBC/hr,女性为(15.3±3.9) nmol/ml RBC/hr,患者组和对照组及男、女性患者和男、女性对照者之间,COMT活性的差异均具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红细胞COM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提示低活性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关联.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红细胞COMT活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生化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6例健康正常人红细胞中COMT的活性,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检验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组男女之间、对照组男女之间COMT活性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COMT活性频率分布患者组在4.5~26.3nmol/ml RBC/hr范围,对照组为7.2~28.3nmol/ml RBC/hr范围。患者组COMT平均活性为(12.2±4.0)nmol/ml RBC/hr,对照组COMT平均活性为(16.6±3.7)nmol/ml RBC/hr。男性患者为(12.3±3.8)nmol/ml RBC/hr,女性患者为(11.6±4.0)nmol/ml RBC/hr,对照组男性为(16.5±4.5)nmol/ml RBC/hr,女性为(15.3±3.9)nmol/ml RBC/hr,患者组和对照组及男、女性患者和男、女性对照者之间,COMT活性的差异均具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红细胞COM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提示低活性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关联。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儿童孤独症与5-羟色胺2A受体(5-HT2A)及5-羟色胺6受体(5-HT6)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孤独症患儿(患者组)和他们的父母(对照组)的5-HT2A及5-HT6和APOE基因多态性,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方法进行儿童孤独症核心家系5-HT2A及5-HT6和APOE基因与孤独症的关联分析.结果 (1)孤独症组和父母对照组5-HT2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2组间的均差异无显著性(X2=0.849,P=0.654;X2=0.234,P=0.629);APO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2组间的均差异无显著性(X2=5.524,P=0.238;x2=0.312,P=0.856);5-HT6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2组间的均差异无显著性(X2=1.423,P=0.491;X2=1.169,P=0.280).(2)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发现5-HT6发生传递不平衡,孤独症与5-HT6基因相连锁(P=0.04).结论 5-HT6基因与儿童孤独症存在关联,其周围可能存在孤独症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通过测定儿童孤独症核心家系五羟色胺(5-HT)水平,探讨孤独症先证者及其Ⅰ级亲属的5-HT水平的家族聚集性特征.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儿童孤独症组(38例)及其亲生父母组(61例)的5-HT水平,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35例)及正常成人对照组(60例)的5-HT水平相比较.结果 ①儿童孤独症组的血浆5-HT水平为(212.51±127.98)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t=3.842,P=0.000);②孤独症父母组的血浆5-HT水平为(88.15±48.15)μmol/L,显著高于正常成人对照组(t=3.409,P=0.001).③儿童孤独症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浆5一HT水平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r=0.142,P=0.041).④孤独症儿童组的血浆5-HT水平与孤独症儿童的父亲和母亲的血浆5-HT水平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r=-0.498,P=0.000;r=-0.602,P=0.000).结论 儿童孤独症血浆5-HT增高并与遗传因素相关,可作为中间表型为孤独症遗传易感因子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索他洛尔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用于研究索他洛尔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以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值为3.0)-乙腈(90∶10)为流动相,用Agilent TC-C18(4.6 mm× 250 mm,5 μm)柱,采用荧光检测,Ex=235 nm,Em=313 nm.结果 索他洛尔线性范围为0.02~2.50 μg·mL-1(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2.0%,日内RSD≤3.4%,日间RSD≤7.3%.12名受试者单次服用160 mg索他洛尔片后,体内呈一室模型药动学特征.结论 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索他洛尔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相似文献   
70.
<正>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传统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作为其基本病机。邓小敏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20余载,博采众长,学验俱丰。邓师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五脏柔弱为糖尿病的重要病机,基于脏腑辨证理论,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现代药理成果,自拟五味消渴方加减治疗糖尿病,取得满意疗效。余跟师二载,收益良多,现将邓师治疗糖尿病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