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 Alb/Cr,ACR)对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血肌酐(Cr)正常患者290例,检测血清CysC及尿ACR,将CysC、尿ACR与CysC与尿ACR组合比较检测阳性率。结果血清Cys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高于尿ACR,血清CysC联合尿ACR组合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显著高于单一检测。结论血清CysC对诊断高血压早期轻度肾损害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联合尿ACR能进一步提高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平衡仪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平衡功能和自理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56例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平衡功能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观察组根据平衡仪内置的训练模块进行平衡功能训练。评定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稳定极限测试、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稳定极限、BBS评分及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稳定极限、BBS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仪训练较传统的平衡训练在改善PD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25.
大学生左右上臂血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大学生左右臂肱动脉血压有无差异及左右臂血压与左右臂围的相关性 ,并探讨影响左右臂血压的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在校本科生 2 0 2名 ,其中男生 110名 ,女生 92名。用汞柱台式血压计按标准方法测量左右臂肱动脉血压。结果 :左右臂肱动脉收缩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且右臂高于左臂 (男生P <0 0 1,女生P <0 0 5 ) ,而左右臂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 (男生P >0 0 5 ,女生P >0 0 5 ) ;男生左右上臂臂围与肱动脉SBP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女生右臂臂围与右臂肱动脉SBP、DBP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左右臂围差与左右上臂血压差异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临床测量血压应同时测量左右臂的血压以兹比较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全国输液报警器使用及管理现状,为规范输液报警器的临床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以方便抽样方法抽取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9511名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医疗机构输液报警器使用及管理现状问卷进行网络调查.结果 9.91%的护理人员使用过输液报警器;医院或科室输液报警器购置来源不统一,7.36%没有合格证,7.60%没有产品说明书;约32.00%的科室没有建立输液报警器使用及管理规范,且未对使用人员进行相关培训;90.0%以上的调查对象愿意使用输液报警器,且认为应建立使用和管理规范并进行培训.结论 临床缺乏统一的输液报警器使用及管理规范.为规范输液报警器的使用及管理,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以提高输液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7.
赵娅 《循证护理》2020,(3):220-224
CICARE沟通模式将护患沟通流程予以规范化和有序化,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及综合能力,从而优化护理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本研究对CICARE沟通模式的特点、应用人群、应用环节、应用效果等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和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各新辅助治疗策略的优劣,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方向。方法 检索并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新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并未显著降低远处转移率和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也未改善长期生存。越来越多的优化新辅助方案应运而生。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正被尝试应用于临床,结合新兴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以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并减少治疗相关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获益。结论 新辅助治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标准治疗策略,对新辅助治疗模式的探索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毒副反应,并改善生存预后。通过结合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识别和筛选获益人群,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不同植入角度"The all?on?3 concept"远中倾斜种植体两种加载条件下模型各部件的应力分布.方法 建立种植固定全口义齿修复模型,其中"The all?on?3 concept"模型3组(分别记为3-17°、3-30°、3-45°组)及"All-on-4"模型1组(4-30°组),3-17°组、3-30°组、3-45°组、4-30°组种植体数量分别为3、3、3、4颗,远中倾斜种植体植入角度分别为17°、30°、45°、30°,修复体远中悬臂长度为14.7、12.8、9.6、12.8 mm,近中种植体与远中种植体间距分别为15.3、17.2、20.9、6.8 mm,使用有限元软件对4组模型进行垂直以及倾斜加载,分析两种加载模式下各组模型各部件(下颌骨、种植体、基台、修复螺丝、氧化锆桥)的应力峰值.结果 在两种加载模式下,3-45°组各部件最大应力峰值出现次数最多、应力分布最不均匀,其次为3-17°组和3-30°组,4-30°组在对比中未出现最大应力峰值.结论 "The all?on?3 concept"远中种植体植入角度为30°时各部件应力分布情况最佳,其次为17°,最差为45°,但"The all?on?3 concept"应力分布情况略差于"All-on-4".  相似文献   
30.
芍药汤对湿热泄泻大鼠的炎性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芍药汤对湿热泄泻大鼠的止泻抗炎作用和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探讨芍药汤中“通因通用”法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温+高湿+高糖高脂饮食+致病因子方式造模,分别设置正常组(不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芍药汤全方组(生药5.62 g·kg-1),芍药汤全方去大黄组(生药5.15 g·kg-1),单味大黄组(生药0.01 g·kg-1),给药5日,每天早晚2次。每天晚上给药3 h后用腹泻指数评估各给药组止泻效果,最后1次给药3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大鼠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用16sDNA对大鼠粪便中菌群结构进行表征。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全方、芍药汤去大黄和单味大黄水煎液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腹泻指数(P<0.01),其起效速度为芍药汤全方>芍药汤去大黄>单味大黄。与模型组比较,3种给药方案均可显著降低大鼠体内炎症因子水平(P<0.01),其中芍药汤全方组效果最佳,而单味大黄组和芍药汤去大黄组次之,二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组给药方案均可以显著减少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如Escherichia-ShigellaPrevotellaEnterorhabdusBacteroides)的丰度,增加益生菌(如RuminococcusTuricibacterLachnospiraceae)的增殖(P<0.01)。其中单味大黄组、芍药汤全方组和正常组的肠道菌群结构更加接近,芍药汤去大黄组较正常组和其余两个给药组差异较大(P<0.01)。结论 芍药汤可通过抗炎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两个环节促进湿热泄泻大鼠的转归,方中大黄对于降低有害菌丰度、促进益生菌增殖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是芍药汤促进肠道菌群再平衡的关键,也初步证实了芍药汤方用大黄“通因通用”治疗湿热泄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