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早期先兆流产是临床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病因包括肾气虚、血热、气血不足、血瘀、劳累、跌仆损伤等。该文认为肾虚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故以补肾活血为基本治法,并根据临床表现兼以清热、补气等法。该文主要介绍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验案1则。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阿胶强骨口服液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生物力学、25-(OH)D3和1,25-(OH)2D3,的影响,探讨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方法:4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所有大鼠手术摘除双侧卵巢后导致雌激素缺失从而诱导骨质疏松症模型,分别在实验的第4、8、12周采用DEXA法分析股骨头及粗隆部的骨密度,生物力学技术分析股骨头生物力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25-(OH)D3和1,25-(OH)2D3的含量。结果: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股骨头及粗隆部骨密度明显提高(P〈0.05);最大载荷(ML)及最大压应变(MS)等指标明显增强(P〈0.05);血液、肝脏和肾脏组织中25-(OH)D3和1,25-(OH)2D3的含量明显提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胶强骨口服液在雌激素缺失早期即可在蛋白水平上调节25-(OH)D3和1,25-(OH)2D3的表达,激活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增强骨质量,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为明确肝脾破裂手术后发热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对我院60例肝脾破裂手术后发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肝脾外伤术后发热多见于:(1)肝脾组织大面积挫伤,(2)严重复合伤,特别是合并有血肿、血胸者.(3)用明胶海绵填塞和压迫创面止血者.对于其防治应该着重做到:保证引流通畅;根据脾脏破裂的情况正确处理脾脏;对于失活的肝组织尽量切除;使用带蒂大网膜作为填塞物等.  相似文献   
34.
多元文化护理在ICU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综合征是患者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常表现谵妄及思维、情感、行为动作、智能障碍,以及失眠、头痛、腰背痛、便秘、腹泻、皮肤异样感等.导致患者延迟康复,住院天数延长和治疗费用增加[2].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工作中,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5.
王朔  刘畅  赵佳  周伽  李春洁 《天津中医药》2021,38(8):999-1003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的变化。[方法] 纳入2019年3月-2019年10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164例,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观察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基线资料、中医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评价量表。[结果] 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在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唇舌紫暗的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方面,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在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况、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聚类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躯体受限程度与主证气短、神疲乏力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与次证口唇紫暗呈较明显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可明显提高PCI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对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症状、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合中医症状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分析,可为临床辨证及使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芪参益气滴丸(QSYQ)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和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Batman平台,检索QSYQ有效成分及相应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平台筛选疾病相关靶点,并获得QSYQ和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共同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靶点网络图、PPI网络图,利用DAVID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根据AutodockTools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QSYQ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成分130个,潜在作用靶点36个,关键靶点7个,发现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对缺氧的反应、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等生物学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在QSYQ治疗ACS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结论] QSYQ主要活性成分有木犀草素、槲皮素、人参皂苷rh2、丹参酮ⅡA,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ACS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各阶段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研究二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神经自觉症状和肌电图检查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组(SDPN组)、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并设30例正常对照组(NC组)与糖调节受损组(IGR组)。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血清25(OH)D3浓度、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肌酐、纤维蛋白原,比较各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25(OH)D3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NC组、IGR组、SDM组、SDPN组、DPN组血清25(OH)D3分别为:(70.23±21.45)nmol/L、(67.85±17.64)nmol/L、(58.86±15.79)nmol/L、(40.72±10.15)nmol/L、(38.55±8.95)nmol/L,SDM组、SDPN组、DPN组低于NC组、IGR组(P﹤0.05),NC组与IGR组、DPN组与SDPN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与所测神经传导速度正相关(均P﹤0.05);与BMI、病程、Cr、FIB呈负相关(P﹤0.05或P﹤0.01),控制BMI、病程、Cr、FIB后,血清25(OH)D3仍然与神经传导速度相关。结论血清25(OH)D3缺乏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DPN起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明确健康人群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分析其对健康体检的价值。方法利用Luminex 200多功能流式点阵仪检测958例体检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同时对各体检者进行C~(13)呼气试验,分析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该人群中男性血清PGⅠ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PGⅠ、PGⅡ、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逐渐升高,而PGR缓慢下降。该人群中男性C~(13)呼气试验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3)呼气试验阳性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高于阴性者,PGR低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PG的分布与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筛查中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外源性核苷酸(exogenous nucleotides,EN)对乙醇发育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和4个EN干预组(E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04%、0.16%、0.64%);孕6~15 d时空白对照组以每千克体重5 g蒸馏水灌胃,乙醇对照组和EN干预组以相同剂量的乙醇灌胃,建立乙醇发育毒性动物模型;整个实验周期内,2个对照组动物喂饲普通小鼠饲料,4个EN组动物喂饲含有相应剂量核苷酸的干预饲料。孕第18天收集母鼠血液,检测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称量活胎和胎盘重量,观察胚胎毒性;并进行活胎骨骼和内脏畸形检查。结果:与乙醇对照组相比,核苷酸干预组平均活胎重量、胎盘重量均有所改善;孕鼠血清中SOD活力和GSH-Px活力明显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胎鼠活胎率显著增加,吸收胎率显著下降(P0.01);胎鼠四肢骨和尾椎骨骨化数目均明显增加(P0.01)、枕骨和胸骨骨化异常发生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以0.04%EN组最为明显。结论:孕期补充EN对乙醇的发育毒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0.
银黄颗粒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黄颗粒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99例急慢性咽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银黄颗粒治疗。7 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积分,症状、体征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前的积分分别为(17.94±4.53)、(18.21±5.01)分,治疗后积分分别为(5.32±3.06)、(3.02±2.38)分,两组治疗后的积分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咽痛、灼热、咳嗽、发痒、分泌物、咽部红肿及滤泡增生的改善率分别为89.58%、80.43%、80.85%、93.33%、81.82%、91.84%及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70.21%、70.83%、84.78%、73.33%、82.00%及69.77%(P〈0.05、P〈0.01);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黄颗粒治疗急慢性咽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不易反复发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