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罗榕  刘凌  司洋  方嘉佳  徐鸿儒  赵丽莉  安冬梅  慕洁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50-4552,4554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单药或添加治疗儿童及成人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100例门诊或住院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12个月以上的拉莫三嗪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00例随访观察对象接受拉莫三嗪治疗≥12个月后,达到完全控制的为42例,占42%;治疗有效的34例,占34%;24例患者对拉莫三嗪治疗效果差或无效,占24%,即总应答率为76%。100例患者中难治性癫痫患者34例,26例(76.0%)对拉莫三嗪治疗有应答;拉莫三嗪治疗后脑电图有改善的患者占54%,总体上拉莫三嗪单药或添加治疗各类型癫痫效果肯定,患者年龄、病程、是否为症状性癫痫对其疗效影响不大。100例患者中17例(17%)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皮疹最常见。[结论]拉莫三嗪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或添加治疗成人及儿童各种类型癫痫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对难治性癫痫有一定效果。使用该药需关注患者皮疹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泮托拉唑、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及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复查胃镜及14C呼气试验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42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1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3.3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泮托拉唑、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可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3.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和肝癌(HCC)患者肝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HA),抑癌基因p16和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结果,PCNA阳性率ASC组为500%,CH组为676%,均明显低于HCC组的967%(P<0.01),而FAS阳性率ASC组为813%,CH组为690%,均高于HCC组的333%(P<0.01)。p16阳性率ASC组为375%、CH组为225%,均高于HCC组的33%(P<0.01,P<0.05)。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阳性组FAS阳性率为889%,高于HBcAg阴性组的633%(P<001)。PCNA阳性率HBcAg阳性组为852%,也高于HBcAg阴性组的550%(P<0.05)。结果提示,HBV感染后引起的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可能在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检测C3A细胞在正常人和在慢性重型肝炎血浆中解毒功能及膜的完整性,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在体外对C3A细胞株功能的影响.方法把C3A细胞分为两组,一组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100%CSHP)培养,另一组用正常人血浆(100%NHP)培养.分别于第24 h及第48 h,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于第48 h检测C3A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在100%CSHP中和100%NHP培养第 24 h及第48 h,培养细胞上清液中ALT和AST含量,100%CSH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第48 h与第24 h含量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分别检测在100%CSHP中和100%NHP培养第48 h的C3A细胞内GSH含量,100%CSH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使C3A细胞内GSH消耗明显增加,导致其解毒功能下降;CSHP使C3A细胞膜受损,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05.
106.
郑春荣  赵丽莉  丛悦 《现代护理》2007,13(6):577-578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lltepanereatitis,SAP)是一种急性全身消耗性危重病症。由于胰腺的炎症,激活并释放多种胰酶和炎症因子,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可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根据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的诊治指南,SAP的临床过程为3期:即早期(急性反应期)、中期(感染期)、恢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本研究为了探讨胃电图对诊断临床上多见的胃肠动力紊乱(低下)的价值.方法应用Medtronic Synectics公司的胃电图仪及分析系统检测患者和对照的胃电节律、主功率比和主频率的稳定系数(DFIC),并与核素法(固体食物)胃排空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胃动力低下组(45例)与对照组(30例)比较,餐前后胃电正常节律明显减少(餐前76.01±29.83% vs 90.55±11.29%;餐后27.95±24.05% vs 88. 13±14.72%).胃电节律紊乱(过缓、过速)明显增多,餐后/餐前主功率比亦下降(占60%例数).但对照组本身也有餐后胃电节律紊乱增多和主功率比低下(约1/3例数).与核素胃排空大致符合,尤其胃排空延迟者主功率比均呈低下.结论 1.EGG对胃肠动力疾病的诊断有过筛价值,与临床上动力紊乱症状相一致.2.胃电描记与核素胃排空测定结果有一定相关,尤其在胃排空障碍方面.故在胃电节律紊乱或主功率比低下时,宜做核素胃排空测定.3.胃电图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探测电极的位置、局部皮肤的彻底清洁去脂及餐后充足描记时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8.
医院药物信息数据库的创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医院"军卫一号"网络上创建药物信息数据库,促进医院药学服务。方法:收集医院实用药物手册、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药物信息,应用Microsoft Access程序编制药物信息数据库。结果:药物相关信息可显示在医院"军卫一号"网络上,随时提供临床合理用药资料的快捷查询。结论:该方法满足了临床查询本院药物信息的需要,信息量大、查询快捷、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是实现医院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9.
患者女 ,2 7岁 ,因“黑便 4d、呕血 1d”于 2 0 0 2年 3月 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4d无明显诱因排黑色成形软便 ,每天 2次 ,每次约 1 0 0g ,伴头晕、心悸、气短。入院前 1d共排黑色稀便 5次 ,共约 1 0 0 0ml;且出现恶心、呕吐暗红色血块 ,量约1 0 0ml,伴一过性意识丧失。平素健康 ,无腹痛、腹胀、反酸、嗳气 ;无尿黄、心悸、多汗等症状。既往无肝炎及溃疡病史 ,近期无药物服用史。入院时体检 :脉搏 99次 /min ,血压 1 2 0 / 70mmHg(1kPa =7 5mmHg)。轻度贫血貌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及蜘蛛痣 ,浅表淋巴结无…  相似文献   
110.
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v itamins)溶于水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C等。进入体内多余的水溶性维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均自尿中排出。当体内饱和时,食入维生素越多,尿中排出量越大,故可通过维生素负荷试验来测定体内水溶性维生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