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住院的ACO患者52例,依据外周血EOS百分率将其分为两组:升高组(EOS百分率>2%)22例;正常组(EOS百分率≤2%)3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肺功能、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诱导痰EOS百分率、住院时间、急性加重频次及间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升高组患者的外周血EOS计数、白细胞计数、CRP水平及诱导痰EOS百分率较正常组均高(P?<0.05);升高组患者的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较正常组均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升高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增多(P?<0.05),急性加重的间隔时间缩短(P?<0.05),住院时间延长(P?< 0.05);外周血EOS百分率与急性加重频次呈正相关(r?=0.706,P?=0.000),与急性加重的间隔时间呈负相关(r?= -0.636,P?=0.000);外周血EOS计数与急性加重频次呈正相关(r?=0.690,P?=0.000),与急性加重的间隔时间呈负相关(r?=-0.599,P?=0.000)。结论 外周血EOS水平与ACO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有关,外周血EOS水平增高提示ACO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43.
CT引导自动切割活检枪在76例肺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引导下,采用自动切割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CT引导,使用16G-20G自动切割活检枪,对76例肺部周围性病灶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70例获定性诊断,定性诊断率为92.11%,气胸、咯血等并发症率为10.53%和14.4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采用自动切割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是一种准确、安全、有效的肺部病灶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蒲黄饮片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方法,全面评价蒲黄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16批蒲黄饮片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异鼠李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5种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及其和的含量。采用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色法测定蒲黄中以黄酮类为主的酚类含量,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蒲黄总甾醇含量,并使用非关联系数δ、非关联度、关联度等相关概念表征各批号蒲黄饮片与基准饮片质量关联性。结果批号7、3、5、4、10、13有效指标性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基准批号8,批号5、7、6、10、1、13与基准批号8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7、5、10、13优良度居前。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通过将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组成大类总含量及其相对比值与具有确切药效的基准饮片的关联度结合分析,可综合精准评价蒲黄饮片质量优次,为蒲黄饮片筛选、药物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193例,依据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是否升高,分为1项指标升高组、2项指标正常组、2项指标升高组。分析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升高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2项指标升高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RP均高于1项指标升高组和2项指标正常组(P<0.05)。2项指标升高组患者和1项指标升高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率(FEV1/FVC)明显低于2项指标正常组(P<0.05);同时2项指标升高组患者的呼吸中期瞬间流速(FEF50)和最大呼气流量(PEF)显著低于2项指标正常组(P<0.05)。2项指标升高组的病死率高于2项指标正常组(18.75%vs. 4.76%,P<0.05)。相关分析提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FEV1、FEV1/FVC、FEF50及PEF呈负相关(r=-0.252、-0.348、-0.247、-0.265,均P<0.05),D-二聚体水平与FEV1、FEV1/FVC、FVC、FEF50呈负相关(r=-0.252、-0.209、-0.208、-0.240,均P<0.05)。结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与预后相关,两者升高时,炎症反应严重,肺功能下降,病死率更高。  相似文献   
46.
苯佐卡因(Benzocaine)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而麻;遇光渐变黄色;易溶于乙醇,乙醚或氯仿等,极微溶于水。临床上一般用于局部麻醉,其起效迅速,对粘膜没有渗透性,毒性低。苯佐卡因的制备包含了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涵盖了大部分的合成技术,对学生学习药物化学课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苯佐卡因的众多合成路线中,选取一条比较适合实验室制备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手术前后病理变化分析,探讨CIN诊治的合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并行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将手术前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中,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Ⅰ级49例(41.5%),CINⅡ/Ⅲ级69例(58.5%).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慢性炎性反应12例(10.2%),CINⅠ级31例(26.3%),CINⅡ/Ⅲ级74例(62.7%),宫颈鳞状细胞癌1例(0.8%).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者占66.1%(78/11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17.8%(21/118),级别上升占16.1%(19/118).结论 宫颈锥切具有诊断与治疗的双重作用,对于CIN患者建议尽量先行宫颈锥切术,根据锥切后病理情况及患者意愿再决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48.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缺氧大鼠膈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I)对慢性缺氧大鼠膈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 、丙二醛(malondisldehyde, 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及膈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正常喂养,以制备慢性缺氧模型;慢性低氧组将大鼠置于有机玻璃低氧箱内喂养;参麦注射液治疗组采用同样方法制作模型,每天缺氧前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2 mL&#8226;d 1。7 d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SOD、MDA和NO,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慢性缺氧大鼠膈肌SOD水平下降,MDA与NO水平升高;同时慢性缺氧细胞凋亡百分数(凋亡指数)升高。参麦注射液能显著对抗缺氧时SOD水平下降、MDA和NO水平升高;同时可以抑制缺氧引起的凋亡指数增加。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自由基产生而对抗慢性缺氧时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9.
余晶晶  赵丽敏  余婷  段含含 《淮海医药》2023,(5):463-466+47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风险模型。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2月某院行长期规律透析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内瘘失功分为失功组(n=26)和非失功组(n=88)。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该模型的效能。结果:本研究中内瘘失功发生率为22.81%(26/114)。内瘘失功组患者使用人造血管、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 min、透析中低血压比例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非失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非失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人造血管(OR=8.432)、透析后压迫止血>30 min(OR=6.937)、透析中低血压(OR=11.977)、LDL高水平(OR=5.882)是影响MHD患者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模型预测内瘘失功的AUC为0.88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08%和89...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咪唑斯汀活疗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接触性皮炎45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给予眯唑斯汀口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口服,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连续服用14d后停药。结果治疗第七天咪唑斯汀疗效显著优于氯田他定,二组间比较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十四天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在临床治疗接触性皮炎时是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