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6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中发现肿瘤73个,手术切除69个。症状消失或显改善62例,占91.2%,部分改善4例,占5.9%,无改善或症状加重2例,占2.9%,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月~5年,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术前进行MR检查,术中根据多个体表标志反复核对后放置标记物进行x线准确定位,微侵袭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如何及时地溶解血栓,解除血管阻塞是治疗的关键。继静脉溶栓被成功应用于临床后,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国内外逐渐开展起来,其有效性被众多学者进行的小样本、有条件的临床实验所证实。近年来更有学者主张超选择动脉内和静脉内联合溶栓,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科共急诊完成动静脉内应用尿激酶或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溶栓4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3.
27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类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病,为了探讨影响SAH预后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对本院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新疆军区离休干部中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的心理状况。方法 对新疆军区要干部中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和120例对照组样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了测试。结果 病例组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均分均离于对照组(P〈0.05),影响高血压患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症状因子是:躯体化、优郁、恐怖和精神病性等。结论 高血压患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治疗中除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建立肌萎灵冻干粉中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溶剂(正己烷、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二乙烯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方法,以AT-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 8种大孔吸附树脂残留溶剂分离良好;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峰面积和浓度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 1~0.999 8;方法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3%;样品在8 h内稳定;正己烷检测限为0.08 μg·mL-1、苯为0.025 μg·mL-1、甲苯为0.04 μg·mL-1、(对、间、邻)二甲苯均为0.2 μg·mL-1、苯乙烯为0.4 μg·mL-1、二乙烯苯为0.1 μg·mL-1。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肌萎灵冻干粉中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溶剂残留量。  相似文献   
66.
芪苈强心胶囊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芪苈强心胶囊的化学成分,从而明确芪苈强心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使用凝胶柱色谱、中低压液相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芪苈强心胶囊大孔树脂50%和10%醇洗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从这两段洗脱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利用1D,2D核磁共振光谱全部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5′,7-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1),人参皂苷Rb1(2),人参皂苷Rf(3),人参皂苷Re(4),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5),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6),(20R)-人参皂苷Rh1(7),8Z-decaene-4,6-diyne-1-O-β-D-glucopyranoside(8),杠柳毒苷(9),5-羟基-2-甲氧基-苯甲醇(10),腺苷(1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3-龙胆双糖苷(12).结论:化合物1,5~12均为首次从芪苈强心胶囊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0为一个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67.
<正> 冠心宁口服液是由当归、川芎、赤芍等药组成,为控制其质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其主要成分赤芍中芍药甙含量.在用HPLC法测定芍药甙的含量中所用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该法分离度好,效果满意.1 仪器与试药美国产液相色谱仪,SD-200型泵,Uv-M检测器.芍药甙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乙腈为分析纯.  相似文献   
68.
目的采用双波长HPLC法建立栀子药材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250mm×4.6mm,5"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柱温:30℃。结果以栀子苷为参照物,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10批栀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分离度达到1.5,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出10批栀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40~1.000。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可更好地控制栀子药材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69.
张洁  马百平  赵阳  谭大维  贾继明 《中成药》2005,27(12):1365-1369
目的:进行双黄连粉针剂(金银花、黄芩、连翘)HPLC-PDA/ELSD指纹图谱中主要色谱峰的组成药味归属及部分特征峰的定性.方法:将双黄连粉针剂的HPLC-PDA/ELSD指纹图谱与各组成单味药的HPLC-PDA/ELSD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各峰的相对保留时间、PDA提供的各峰紫外光谱图(UV),以及部分对照品进行各峰的药味归属及定性.结果:将HPLC-PDA及HPLC-ELSD指纹图谱中的13个特征共有峰均进行了明确的药味来源归属,并确定了指纹图谱中的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和连翘苷等色谱峰.结论:可以利用指纹图谱技术进行中成药中主要成分的药味来源归属及部分特征峰的定性.  相似文献   
70.
我科自1992年1月~2000年5月间对15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了积极的手术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92例 ,女64例 ;年龄29~86岁 ,平均56.2岁 ,65岁以上4例 ,80岁以上5例 ,全部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1.2临床表现 :本组病人嗜睡及朦胧36例 ,浅昏迷78例 ,中度昏迷26例 ,深昏迷16例。一侧瞳孔散大58例 ,双侧阳性44例。1.3CT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CT证实 ,出血部位 :壳核、外囊及皮层下54例 ,基底节内囊91例 ,小脑11例 ,脑室内有血肿者39例。血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