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处理。方法:对404例婴幼儿在重症感染后出现的厌食、多汗、口渴、便通失常(包括便溏、干结、便秘)、夜啼、磨牙、异嗜、腹痛为特征的,可归属于“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者,分为脾弱气虚型;脾肺两亏型;脾虚气阴不足型;脾胃阴虚型;湿邪蕴结型;气机失调型;给予中医辨证施治。结果:痊愈128例,显效76例,好转158例,总有效率为89.60%。结论: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一旦形成,采用以健脾为主的中医辨证施治,常能获得良好效果,可以弥补西医在这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22.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按轻症急性胰腺炎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清胰腺汤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短,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93%,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西医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总有效率无明显提高,但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23.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定量参数联合抗苗勒氏激素(AMH)检测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98例作为研究组,均行子宫切除术并保留双侧附件,于术前、术后1月、3月及12月均进行阴道三维超声,收集其相关定量参数[卵巢体积(OV)、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卵巢间质动脉血管化指数(VI)]、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和AMH水平。分析各指标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评估价值。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健康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术前与对照组OV、PSV、VI值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月、6月及12月OV、PSV、VI值较术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OV值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P<0.05),术后12月的PSV、VI值均较术前1月及6月下降(P<0.05)。研究组术前FSH、LH、E2、AMH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月、6月及12月的FSH水平较术前升高,AMH均较术前下降(P<0.05);研究组内FSH术后各时间点内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AMH水平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P<0.05);术后12月E2值较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6月下降(P<0.05)。198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共有59例患者出现明显潮热、烦躁、失眠、焦虑、情绪失控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其中有19例在术后6月开始出现,40例在术后12月开始出现。结论 三维超声可直观反映卵巢形态和卵巢血供情况,AMH水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敏感性,临床可联合两者进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卵巢功能的评价,以提高临床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24.
目的:查找注射剂和滴眼剂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制定预防措施,为注射剂和滴眼剂提供良好的质控保障。方法:调研两家医药企业,采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法、失败模式影响分析等风险管理工具,查找生产过程的风险点,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对风险系数处于高风险和中等风险水平的风险源采取控制措施后,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有所降低。结论:注射剂和滴眼剂原辅包须与制剂的生产环境相匹配,生产监测的全面化与规范化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