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甘草酸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7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利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动物实验模型,研究甘草酸治疗前后smad7的变化,揭示甘草酸抗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89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24只;ccl4组33只;甘草酸治疗组32只。其中甘草酸治疗组腹腔注射o.2%的甘草酸氨水溶液,每周3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期(1、2、4.8周)3组大鼠Smad7的表达。结果;研究发现甘草酸在肝纤维化发生的各个阶段均能改善肝脏的病理变化,且其作用在肝纤雏化的后期更为明显。在甘草酸治疗组中Smad7的表达在第4周明显超过CCl4组。结论:甘草酸能改善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病理变化。甘草酸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增强Smad7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微侵袭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微侵袭组(n=12)和大骨瓣组(n=26)。微侵袭组给予微侵袭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骨瓣组采用基底节区改良翼点入路,骨窗大小约为6 cm×8 cm。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临床神经功能缺失量表(N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微侵袭组患者总好转率为91.67%,高于大骨瓣组的73.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侵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N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手术前(P<0.05),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手术前(P<0.05),微侵袭组患者NDS评分明显低于大骨瓣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患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再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术相比,微侵袭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加安全有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肾内科本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2019年8月19日-2019年12月20日)在肾内科轮转的全科医学本科实习生6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实验组在入科后的2周实习期内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和病房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理论成绩比较(91.8±3.1vs 84.3±3.4,P<0.05)、实践技能成绩比较(88.7±4.6vs81.1±2.9,P<0.05);两组学生对带教科室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100%、对照组76.7%,P<0.05;患者对两组学员满意度比较,实验组97.8%,对照组9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9.0±0.5vs 7.9±1.3,P<0.05)、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比较(8.9±0.4vs 7.6±0.6,P<0.05)、对医疗活动的投入比较(8.5±0.3vs 8.2±0.4,P<0.05)、与带教老师的沟通与配合程度方面比较(8.7±0.4 vs 7.6±0.5,P<0.05)。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临床带教模式在提高学生出科考核理论成绩、学习自主性、临床思维能力、患者满意度及临床带教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临床带教。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湖北省某医院收治的6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及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尿感宁颗粒中秦皮乙素、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反相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05%甲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9 nm。结果 秦皮乙素、咖啡酸和迷迭香酸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00~200、0.100~500、0.100~500 mg/L;质量检测下限分别为0.984、0.462 、0.268 ng;秦皮乙素、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99.6%、96.8%,RSD分别为1.6%、2.6%、1.5%。结论 该方法同时测定尿感宁颗粒中秦皮乙素、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总结62例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及护理。预防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给予腹部、背部、足部按摩,加强体位护理,及时调节膀胱冲洗液温度和冲洗速度,同时保持引流通畅。一旦发生膀胱痉挛,及时观察和评价,并按膀胱痉挛程度给予相应护理,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带皮瓣耳甲腔软骨转移修复鼻翼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在遵循鼻亚单位组成的美学原则基础上,根据创面大小、形状、部位选择适当的带皮瓣的耳甲腔软骨修复缺损的鼻翼部分,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患者创面I期愈合13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患者切口轻度感染,经局部换药处理后创面Ⅱ期愈合。术后获随访1—12个月。鼻外形轮廓较好,修复组织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恶性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带皮瓣的耳甲腔软骨能修复鼻翼缺损创面,且色泽、质地、轮廓等均能达到较好匹配和协调,可获得满意功能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78.
蔡瑜  张萍 《当代医学》2014,(7):58-5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GELOGIq5 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306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乳腺腺体厚度,导管有无扩张等。结果2306例患者中,1270例可探及囊性包块I366个,考虑为乳腺囊性增生或积乳囊肿,囊性包块占总患者的55.1%;1005例乳腺内可及边界清晰包块1104个,考虑为乳腺腺瘤,实性包块占总患者的43.6%;另有31例为可疑乳腺癌,占13%。结论超声诊断技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作为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的最基本手段,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9.
口腔鼓氧法治疗慢性牙龈炎初步观察刘杏杰,阚学书,蔡瑜124000辽宁省盘锦市第二医院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病变,一般不累及深部的牙周组织,其中慢性牙龈炎患病率很高,很多人都有轻重不等的慢性牙龈炎。轻者牙龈充血、肿胀、出血,重者牙龈肥大、炎性增生、溢脓,可发...  相似文献   
80.
颅内转移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与目的: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因颅内转移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数有所升高,而对于颅内转移瘤是否有手术指征尚存在争议。本文探讨开颅手术对颅内转移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瘤的病理分型及预后。31例颅内转移性占位病灶,直径2.5—6.5em,平均3.6cm。术前明确有肿瘤或肿瘤手术史22例,另9例术前肿瘤性质不明。结果:术后明确肿瘤来源于肺癌转移14例,消化道肿瘤转移6例,乳腺癌转移4例,血液系统肿瘤转移3例,泌尿系统精原细胞瘤转移2例,另2例病理为低分化癌和透明细胞癌,但原发病灶不清。结论:开颅手术治疗对于占位效应明显的脑转移瘤具有重要价值,不仅有助于明确病因,为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指导,而且由于及时减压可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脑转移瘤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