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对 1 3 83例血液病患者进行骨髓活检 ,结果显示过去AA病理分型中的部分亚型是现在的 MDS,并对 AA骨髓病理重新分型 ;证明骨髓纤维化的 MDS是 MDS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提出低增生 MDS的诊断标准 ;ALIP并非 MDS特征性性病理改变 ,而且在其它血液病骨髓活检中亦可出现 ;ALIP同骨髓内纤维组织一样 ,对恶性血液病不但能估计其预后 ,而且能监测其复发  相似文献   
42.
43.
<正>1白血病干细胞起源早在20世纪70年代,Park等[1]的研究已清楚地表明,在白血病细胞中,仅仅只有很小一部分具有无限增殖、分化潜力的细胞,但起着重要作用。Bonnet等[2]经过大量研究发现,CD34+CD38—与正常造血干细胞(HSC)表面标志相似,可用来鉴别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具有无限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研究表明虽然该类细胞群在AML患者体内所占的比例很少,但它们却是唯一将人类AML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左归补髓生血方治疗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其对骨髓中有核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二甲磺酸丁酯和环磷酰胺交替给药12 d的方法复制再生障碍性小鼠模型。观察外周血细胞计数以及骨髓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骨髓中有核细胞凋亡。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减低(P<0.05),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可见小鼠骨髓增生极度减少,红系、粒系、巨核细胞系均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以及西药组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升高(P<0.05),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可见骨髓中造血组织比例增多。结论 左归补髓生血方可以有效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抑制骨髓中有核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分型与临床诊疗间的关系。方法: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制成2μm厚的骨髓病理切片,用网形测微器计点法测定切片内造血主质与脂肪组织所占容量的百分比率,确定骨髓增生度;以骨髓增生度、局限性造血细胞灶或岛、巨核细胞数等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病理分型依据。结果:在380例/次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检查患者中,依据此方法分型,其中:再生不良型83例(21.84%),再生障碍型II196例(51.58%),再生障碍型I101例(26.58%);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与低增生骨髓象、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特征。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进行骨髓活检以及骨髓病理分型,可有效的指导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6.
5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活组织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昌虎  赵斌 《陕西医学杂志》1998,27(12):727-729
为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骨髓活组织,对56例MDS的骨髓活组织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制成厚2~3μm切片。结果:增生度在活跃以上为85.7%,增生程度与各型之间无差异性(P>0.05),提出低增生MDS诊断标准。红、粒、巨核三系细胞有病态造血分别为57.1%、92.8%、85.7%,随粒系细胞病态造血不断增多,典型MDS可由RA→RAS→RAEB→RAEB→t→AML,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而CMML、MDS-MF可看作是各期中伴有单核细胞增多或骨髓纤维组织增多的特殊亚型。纤维组织有不同程度增生占82.1%,其多数伴有巨核细胞病态造血,证明纤维组织增多与病态巨核细胞有关,并提出MDS-MF的诊断标准。骨髓涂片对MDS的确诊率为41.1%,证明骨髓活检对MDS有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各类骨髓纤维化(MF)骨髓活组织病理图像改变。方法: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技术研究210例骨髓纤维化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原发骨髓纤维化58例,继发骨髓纤维化152例;髓系、淋巴系、骨髓转移癌、恶性疾病与分期、纤维组织多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巨核细胞数量与纤维组织多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骨髓活检对骨髓纤维化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但可以确定诊断骨髓纤维化,而且能鉴别各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制成的 2 3例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活组织切片。结果 :骨髓液涂片漏诊 5例 ,其中 3例骨髓活检病理诊断为结节型、 2例并发骨髓纤维化 ,漏诊率为 2 1 .74%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结论 :依据骨髓液涂片内瘤性浆细胞数的多少诊断多发性髓瘤易漏诊 ,只有将骨髓液涂片与骨髓活组织病理检查相结合 ,才能明显提高确诊率 ,漏诊患者病理分型为结节型和并发骨髓纤维化者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院内感染。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CNS对l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 332例新生儿呼吸道标本中检出CNS 132例,阳性率10.1%,其中耐甲氧西林CNS检出14例,占CNS的10.6%。132例CNS对青霉素类(97.7%)、红霉素(77.3%)、克林霉素(57.6%)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吡肟(7.2%)和头孢哌酮/舒巴坦(9.7%)耐药率较低,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全部敏感。结论 CNS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临床医生应根据新生儿感染CNS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