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骨髓活组织塑料冷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不脱钙的骨髓活组织塑料冷包埋切片上,采用经典免疫组化技术SP染色法。结果:冷丙酮固定剂在骨髓活组织塑料冷包埋免疫组化染色中,效果优于Bouin固定液(P<0.05),-20℃操作条件下免疫组化结果优于4℃(P<0.05)。结论:冷丙酮固定骨髓活组织塑料冷包埋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结果稳定,特异性高,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对再障小鼠模型的疗效以及对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影响比较。方法通过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建立ICR小鼠再障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左归组、六味组,检测其外周血、骨髓病理改变,并用ELISA法与免疫组化测定起体内EPO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细胞减低,骨髓组织镜下非造血组织比例增多,体内EPO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外周血细胞恢复明显,骨髓中造血组织比例增多,EPO水平明显恢复(P0.05),且左归组中脾组织EPO表达较六味组增加(P0.05)。结论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改善再障小鼠的一般状况,提高再障的模型小鼠体内血清EPO以及脾组织中EPO的阳性表达,并且左归丸在提升小鼠体内EPO水平上优于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白消安(busulfan,BUS)构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8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TX组、BUS组、CTX+BUS组和对照组各20只。CTX+BUS组腹腔注射CTX 40 mg/(kg·d)+BUS 20 mg/(kg·d),CTX组腹腔注射CTX 40 mg/(kg·d),BUS组腹腔注射BUS20mg/(kg·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灭菌注射用水,均连续注射6d。记录给药期间小鼠一般情况;停止给药后4d,各组均处死10只小鼠,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小板(platelet,PLT)、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取骨髓组织行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取脾脏观察脾脏大小及颜色改变等;每组余10只小鼠继续观察14d,记录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活动正常,精神良好,体质量无明显变化;CTX+BUS组活动减少,精神萎靡,体质量明显减轻;CTX组和BUS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减少,精神萎靡,体质量减轻,但改变程度较CTX+BUS组轻;停止给药后4d处死小鼠,对照组脾脏体积及颜色均正常,光学显微镜下见骨髓有核细胞呈增生活跃状态,RBC、WBC和巨核细胞分布均匀;CTX+BUS组脾脏体积缩小、颜色较浅,光学显微镜下见脂肪空泡明显增多,有核细胞增生极度减低,呈重度抑制状态;CTX组和BUS组脾脏体积稍缩小、脏器颜色较浅,光学显微镜下见脂肪空泡明显增多,但改变程度较CTX+BUS组轻;停止给药后4d,CTX+BUS组、CTX组和BUS组WBC[(2.15±1.21)×10~9/L、(3.78±0.87)×10~9/L、(3.45±0.96)×10~9/L]、RBC[(3.41±0.71)×10~(12)/L、(4.54±0.35)×10~(12)/L、(3.89±0.65)×10~(12)/L]、PLT[(175±42)×10~9/L、(278±54)×10~9/L、(215±69)×10~9/L]、Ret计数[(34.3±15.2)×10~9/L、(186.4±100.8)×10~9/L、(63.4±60.5)×10~9/L]及Hb水平[(68±14)、(80±14)、(78±18)g/L]均低于对照组[(8.56±1.19)×10~9/L、(8.34±0.85)×10~(12)/L、(502±95)×10~9/L、(405.2±70.3)×10~9/L、(145±31)g/L],血清TNF-α[(2.65±0.16)、(2.04±0.33)、(1.97±0.18)μg/L]、IL-2[(3.14±0.13)、(1.75±0.09)、(2.45±0.21)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34±0.07)、(1.32±0.10)μg/L],且CTX+BUS组各指标较CTX组和BUS组变化明显(P0.05);CTX组各指标与BU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给药后14d,CTX+BUS组小鼠全部死亡,BUS组小鼠死亡6只,对照组及CTX组小鼠无死亡。结论 CTX联合BUS构建小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成功率较高、模型稳定,用时较短,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口服鲨肝醇片及维生素B4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鲨肝醇片及维生素B4片的基础上口服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42.85%(P0.05);结论: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肾性贫血骨髓活组织图像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制成的 34例肾性贫血骨髓活组织切片。结果 :32例有骨小梁改变 ,即骨小梁增宽、增多、新骨形成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结论 :以贫血首诊 ,有骨小梁增宽、增多或新骨形成者 ,可诊断为肾性贫血 ,其机制与肾衰竭时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对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36.
<正> 患男,8岁,以左上腹包块1月住院。查体:贫血貌,皮肤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正常,肝肋下3cm,质软,脾大,肋下12.3cm,质中,外生殖器正常。血象:Hb46g/L,WBC311×10~9/L,BPC219×10~9/L,可见幼稚中性、嗜酸、嗜碱粒细胞及幼稚红细胞,以中性晚幼粒为主,占0.46,中性粒细胞NAP(-)。骨髓穿刺干抽,活检时骨髓液涂片: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0.94,中性晚幼粒+杆状核0.75,嗜酸粒0.025,嗜碱粒0.035。红系受抑,仅占0.025。全片仅见1产板巨核细胞,中性粒细胞NAP(-),POX(+++)。骨髓活检: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脂肪组织消失,造血主质内以各阶段粒细胞增生为主,粒系前体细胞增多,可见幼稚粒细胞簇,以成熟粒细胞占优势,嗜酸粒细胞增多,红系细胞明显受抑,仅见个别幼红细胞,巨核细胞数增多,形态大小不一,呈多形性,可见微、小巨核细胞,成纤维细胞散在分  相似文献   
37.
将7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按阴虚火旺、气滞血瘀、气血两虚、血热妄行、脾不统血等型,分别选用知柏地黄汤、桃红四物汤、八珍汤、犀角地黄汤、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减三仁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清化湿热法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较传统治疗方法明显,且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CD34+细胞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实验组及对照组骨髓组织中CD34+细胞表达情况。结果:CD34+细胞在实验组骨髓组织中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细胞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4+细胞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中有一定关系,CD34+细胞与两者之间的转化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四君补铁生血颗粒治疗脾气虚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脾气虚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饭后口服四君补铁生血颗粒1包/次,3次/d,对照组饭后口服枸橼酸铁片2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血清铁蛋白、中医症状评分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中医征候评分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改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血清铁蛋白升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四君补铁生血颗粒治疗脾气虚型缺铁性贫血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铁吸收、升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方面优于枸橼酸铁片,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枸橼酸铁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索人表皮干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将皮肤标本进行分离,用DispaseⅡ酶消化表皮皮片后,重悬细胞,接种于铺有Ⅳ型胶原的培养瓶进行培养.表皮干细胞的鉴定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其表面标记物β1整合素、CK19的表达.对表皮干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的克隆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况良好,表皮干细胞β1整合素及CK19角蛋白染色阳性.表皮干细胞克隆形成率高于角质形成细胞(P<0.05).结论 采用本方法进行人表皮干细胞的培养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