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化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上海市肺科医院的2767例确诊为耐药肺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DILI患者387例,占13.99%(387/2767)。分析387例发生DILI患者中各类型耐药结核病的构成比、DILI发生的时间分布、发生DILI后对治疗转归的影响及并发病毒性肝炎对发生DILL的影响。结果 387例患者中,单耐药结核病(MR-TB)、多耐药结核病(PDR-TB)、耐多药结核病(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分别占11.63%(45/387)、27.65%(107/387)、35.14%(136/387)、25.58%(99/387)。DILI发生于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者,分别有258例(66.67%)、83例(21.45%)、17例(4.39%)、29例(7.49%)。发生DILI后,68.99%(267/387)的患者未停止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MR-TB、PDR-TB、MDR-TB、XDR-TB的患者未停止治疗比率分别为73.33%(33/45)、66.36%(71/107)、69.85%(95/136)、68.69%(68/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80,P=0.851)。发生DILI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中,治疗成功率为47.03%(182/387),其中MR-TB、PDR-TB、MDR-TB、XDR-TB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3.33%(24/45)、61.68%(66/107)、47.79%(65/136)、27.27%(27/99),4类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5.48,P<0.01)。并发及未并发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38.52%(47/122)、50.94%(13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17,P=0.023)。 结论 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生DILI以PDR-TB、MDR-TB和XDR-TB所占的比例较高。绝大部分患者DILI发生在抗结核药物治疗1~2个月内。发生DILI后对耐药肺结核整个治疗转归影响不大。并发病毒性肝炎会降低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2.
60例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确诊为PC患者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结果共有60例PC纳入分析。临床症状中咳嗽最多见,占60%,无症状占35%。影像学特点主要为肺部单发结节或肿块影、多发结节或肿块影、单发斑片或片状影、多发斑片或片状影、空洞影、多种形态混合存在、伴胸腔积液、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病理确诊率为81.7%,呼吸道病原学阳性率为0,临床确诊率为18.3%,血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者均阳性,滴定度平均为1:464.5。结论PC的呼吸道病原学阳性率较低,病理诊断是主要确诊方法。对缺乏病原学及病理学诊断依据但符合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的可疑者也可获得临床确诊,血乳胶凝集试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74例。采集患者脓液标本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接种于血平板上在需氧及厌氧培养箱,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4例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7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较敏感,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度较高。结论 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以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为主,多数致病菌 呈多重耐药,经验用药更应该结合药敏试验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94.
葡萄糖转运蛋白及其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是分布在细胞膜的跨膜糖蛋白,介导葡萄糖在细胞膜两侧的转运,不同的GLUT在分布、功能、调控机制等方面均有差异。近年来发现肿瘤细胞表面可有异常增高的GLUT表达,可能对肿瘤的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5.
结核病不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患者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结核病患者通常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方面存在异常,检测其免疫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可评价其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施行免疫干预提供依据。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应用免疫制剂进行免疫干预,可增强其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同时,可清除持留菌而降低复发率。尽管目前结核病免疫辅助诊断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对结核病的抗结核免疫和免疫异常机制及其在结核病中的作用尚认识不足、缺乏深入的研究;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指征、评估指标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免疫制剂的应用受到政策的限制,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干预与否、免疫治疗的指征、免疫制剂的选择也未达成一致意见,临床应用不规范。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联合组织专家拟定《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本共识概述了抗结核免疫及结核病患者免疫异常机制,介绍了我国临床常用的结核病患者免疫相关检测方法,提出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指征、方法及策略;系统介绍了我国临床可用的免疫治疗制剂,确定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帮助临床医师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适时、合理地进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32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6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31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对医护工作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ESD管理中,能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度,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同时,能促进良性职业环境的建立及专科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分析盐酸贝那普利和氯沙坦应用于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病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伴高血压的老年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应用氯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等临床指标,并将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2%,研究组为89.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6%,对照组为46.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贝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虽然都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但是临床效果均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8.
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粪便涂片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范琳  马国力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2):66-66,74
目的了解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特征,加强临床对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重视。方法采用粪便涂片染色诊断244例腹泻患者菌群失调的程度。结果244例腹泻患者188例出现菌群失调。其中Ⅰ度菌群失调50例(26.6%),Ⅱ度菌群失调78例(41.5%),Ⅲ度菌群失调68例(36.2%)。真菌感染率6.1%。结论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滥用抗生素,粪便涂片检查对快速诊断菌群失调,正确治疗腹泻,避免滥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1993年8月-2000年8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42例,并与单纯中药治疗的19例,单纯西药治疗的20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中风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循环失常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又称之为"脑血管意外"、"脑猝中",是中医内科四大急症之一.以脑脊液检查,头颅CT检查等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中医认为,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