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5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处于临床缓解期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处于稳定期的哮喘患儿26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FeNO水平和肺功能,分析FeNO水平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处于哮喘缓解期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FeNO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FeNO与身高、体重、年龄呈正相关(r =0.213、0.147、0.276,P=0.001、0.025、0.000).与FEF25%、FEF50%、FEF75%各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147、-0.127、-0.127、P=0.001 7、0.04、0.04).结论 FeNO水平与肺功能对临床缓解期哮喘儿童小气道的监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将FeNO纳入哮喘管理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了解支气管扩张试验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CVA患儿分别进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最大呼气流速(PEF)、呼出肺活量2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zs)、呼出肺活量50%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so)、呼出肺活量7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75)、75%用力呼气流速比25(FEF75/25)。结果: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VA患儿存在一定可逆的气道阻塞性改变,支气管扩张试验可协助明确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3.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涉及免疫反应所致的以气道高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重塑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糖皮质激素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存在一定限制。许多动物实验结果证实,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减轻哮喘动物模型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高反应、逆转气道重塑。因此,MSCs作为儿童哮喘有效治疗策略,具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究毛细支气管炎儿童中痰培养结果和抗生素使用情况与未来发生反复喘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本院100例诊断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痰培养结果和抗生素使用情况,在2020年12月电话询问其过去3年有无反复喘息情况,将其分为反复喘息组(RW组)和非反复喘息组(非RW组)。使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RW组与非RW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和过敏史/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痰培养阳性而未使用抗生素时,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OR=5.80,95%CI 1.19~28.39,P=0.04);而痰培养阳性率和抗生素使用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革兰阴性菌检出率、β内酰胺酶抗生素使用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率也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呼吸道细菌定植或感染可能不会对患儿未来反复喘息造成影响,但当痰培养阳性时,抗生素的使用或能降低患儿未来反复喘息的几率,减少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不同功率密度的1~6 GHz多频复合微波辐射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海马相关神经机制。方法:56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假辐照组(sham)和不同功率密度照射组(分别为1、5、10 mW/cm2),照射组采用多频(1.8、2.6、3.5、4.9、5.8 GHz)复合微波辐射,每天1 h(每个频点12 min),连续照射1周。采用旷场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焦虑样行为;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学变化;通过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小鼠海马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各组小鼠体表温度及体重均无明显改变。在旷场实验中,与sham组相比,10 mW/cm2组小鼠中央区进入次数显著降低(P<0.05),其余组无明显变化。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与sham组相比,10 mW/cm2组小鼠开放臂进入时间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其余组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各照射组小鼠海马CA3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损伤程度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而加重。神经递质检测...  相似文献   
116.
【摘要】在2023年RSNA大会上,乳腺影像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进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趋势:①结合人工智能的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癌筛查和风险预测模型开发中的创新应用;②常规超声技术以及最新的超声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和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评估等方面的不断拓展;③乳腺MRI在乳腺癌检测、手术后监测、腋窝淋巴结评估以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面的广泛应用;④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第六版关于乳腺钼靶(MG)、超声和MRI的主要更新内容。这些研究为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精准诊断以及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7.
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是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虽然已有针对成人的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应用的共识,但由于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点,亟需一个专门针对儿童的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应用的指导文件。该共识从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的药物学特点、儿童药代动力学特点、儿童药效学特点、在常见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药物管理等方面,对该类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给出了全面建议,以规范儿科临床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8.
2022年RSNA大会中,乳腺影像学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系统辅助乳腺X线摄影提高乳腺癌筛查方面的诊断效能、降低召回率,并评估乳腺腺体密度;超声在乳腺癌诊断、腋窝淋巴结评价及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的应用;探讨简化MRI序列早期筛查乳腺癌的可行性;功能成像、多参数MRI及深度学习系统在乳腺的良恶性病灶鉴别和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