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是指无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方面的骨折脱位而导致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spinal fracture-dislocation,SCIWORSFD)。以儿童及老年人多见。1993年3月-2003年3月我们共收治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56例,占同期成人全部脊髓损伤的4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探讨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损伤机制、漏诊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本组报告28例此类患者.其中手术治疗24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16例、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8例;非手术治疗4例。合并伤及漏诊、漏治者4例.均在伤后3~5天确诊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因合并伤而延误诊治及非手术治疗者.脊髓功能恢复较差;早期确诊、手术治疗者,效果满意。结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应早期确诊、早期手术治疗,漏诊、漏治者会严重影响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3.
自 1998~ 2 0 0 2年 1月 ,作者采用前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及中前柱重建Z PLATE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神经损伤 16例 ,经 3年以上随访 ,经观察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年龄 19~ 5 8岁 ,平均 2 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2个月~ 1年 ,平均 6个月。T11椎体骨折 2例 ,T12 椎体 4例 ,L1椎体 8例 ,L2 椎体 2例。16例均有脊柱后凸畸形 ,伤椎楔变角 18~ 4 5°,平均 2 7.5°。后凸Cobb’s角 2 2~ 6 0°,平均 32°。其中 6例合并伤椎侧方压缩 ,Cobb’s角 6~ 16° ,…  相似文献   
54.
刘自由  李倩倩  翟明玉  章敏  谢言虎  杨佳 《安徽医学》2022,43(11):1301-1304
目的 观察薄荷液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使用薄荷液5滴湿润呼吸回路过滤器;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用生理盐水5滴湿润呼吸回路过滤器。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后24h PONV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补救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后眩晕、嗜睡、咽喉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h 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眩晕、嗜睡、咽喉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荷液对预防甲状腺手术患者PONV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5.
组合式支架在胫骨近端截骨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内外翻畸形,胫骨高位截骨术纠正下肢负重力线,方法:对胫骨近端施行胫骨高位载骨术,组合式支架固定36例,结果:全部获-14年随访,1年优良率97.5%,2年优良率95%,4年优良率87.5%,结论:组合式支架应用于胫骨近端截骨术中,截骨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无关节僵 及肌肉萎缩,不需石膏及内固定物固定,术后X线片显示股胫关节内或外侧间隙较术前增宽,关节退变明显改变,关节疼痛消失。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采用药物口服配合针刺疗法治疗颈椎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药物口服配合针刺疗法治疗颈椎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的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38~62岁,中位数51岁.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明显改善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结论:采用药物口服配合针刺疗法治疗颈椎术后轴性症状,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收集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平均67.6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唑来膦酸钠;对照组(60例,平均66.4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以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判;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排除治疗中3例脱落患者后,治疗组(57例)骨痛缓解快,骨密度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53例)(P〈0.05)。治疗组AK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95.2±11.2)VS(147.3±16.1)IU/L;P〈0.05]。两组血钙、血磷及对照组AKP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唑来膦酸钠能显著缓解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58.
由先天畸形、炎症或创伤等原因导致的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伴高位脊髓压迫症临床并不少见,治疗较为棘手。按照常规行颅骨牵引、后路减压内固定等,通常不能使复位满意,脊髓压迫症状难以缓解;枕颈融合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或尼卡地平联合诱导期容量填充对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三组:艾司洛尔组(E组)于诱导前2 min静注艾司洛尔1 mg/kg,继之以100 μg·kg-1 ·min-1微量泵输注至术毕;尼卡地平组(N组)于诱导前2min静注尼卡地平10 μg/kg,继之以1 μg·kg-1 ·min-1微量泵输注至术毕;生理盐水组(C组)于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三组患者均于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开始20 min内快速静滴羟乙基淀粉130/0.4 10ml/kg行容量填充.麻醉诱导和维持均采用TCI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调节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使术中BIS值维持在40~60.记录丙泊酚用量,清醒和拔管时间.结果 与C组比较,E组和N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5),清醒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艾司洛尔或尼卡地平联合诱导期容量填充不仅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而且能够明显减少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用量,缩短清醒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4例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例;平均年龄31岁。根据Levine-Edwards的X线分型:Ⅰ型1例,Ⅱ型7例,ⅡA型3例,Ⅲ型3例。3例合并神经症状。3例采用后路C2椎弓根螺钉固定;8例前路手术,行C2,3椎间盘切除及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3例后路复位,行前路C2,3椎间盘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14例全部获得5~63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3例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Ⅱ型、ⅡA型、Ⅲ型应及早手术治疗,颈椎前路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即时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不影响颈椎活动度,是Ⅱ型、ⅡA型、Ⅲ型Hangman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